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市场调查 > 群雄逐鹿中国电脑市场

群雄逐鹿中国电脑市场


《销售与市场》1996年第一期, 2000-07-05, 作者: 张宝明戴天行, 访问人数: 4892


  放眼全球,计算机已成为当今各发达国家经济建设中最具本质意义的杠杆和标志。回眸中国,对这样一个处于文化加速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计算机无疑是其走向现代化的中介,更是权衡其发展水平的价值尺度。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曾一语见的地指出:“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意味深长啊!它充分显示了一位卓越政治家的高瞻远瞩与深沉战略!

  当今中国,高新技术的开发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信息高速公路”之声不绝于耳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世纪转折关口,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又岂能回避一浪高过一浪的计算机浪潮!每一位关心祖国现代化建设的炎黄子孙,是正视中国与世界的时候了! 

  一、倍受青睐的东方大市场

  一位伟人曾这样断言“无论什么时间中国都将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市场。”这里,我们不必追问究竟是哪位伟人有如此惊人的判断力,也不必和拿破仑那句“中国是一个巨人”的名言作比较,但有一点我们不能不正视:今天的商战和昨天的兵战同属一个“战争”范畴。改革开放的政策使我们别无选择,机遇和“应战”接踵而来。

  两干多年前的诸侯割据发生在这片文明故土,今天的商战纷争又发生在这块文明热土。人们不禁要问,中国为何会如此倍受青睐?她的市场究竟有多大?现在,就让我们将镜头对准炒得火爆的计算机市场。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国际上排名前五位的微机大公司IBM、APPLE(苹果)、COMPAQ(康柏)、NEC、DELL纷纷来华,相继拓展中国大陆市场。近来,ACER、PACKARDBELL(伯德)、SUN等等品种也各不相让、昂头挺胸地纷至沓来。1991年市场规模为70亿元,1992年近200亿元,1993年283亿,就宏观趋势而言,按年增长30%计算,1994年约379亿元人民币的市场规模。由此1995年的情形亦可推知:从这些电子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提供的数字分析,大陆市场到目前仅占全球的1.4%,单说 IBM、 APPLE、 COMPAQ、NEC、 DELL这五家大公司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就达44.1%。就中国大陆国产计算机的市场投入占有率来说,充其量也只有3.8%的份额。目前中国市场的重头戏百分之九十以上都由外商操纵。不言而喻,中国计算机市场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列强”们“拭目”之后已殚精竭虑地为之“南征北战”。

  以美国为首的商家对中国大陆的计算机市场的确了如指掌,甚至超过了中国人对自己形势的估计。古代兵法向来有“知已知彼,百战不殆”的训谕,外商在“知彼”上堪称有“一双慧眼”。首先,全世界有1.6亿台微机,以美国最多,日本和欧洲次之,约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 PC机拥有量处在同一水平上。作为一个迟发展国家,处于转型加速期的中国大陆的国民经济目前以两位数字增长。中国大陆城市人口中约有2.5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PC机也已进入家庭,成为现代家庭的新式消费热点,更为关键的是,微机价格下降,不论是单位,还是个人的承受能力都可以接受。其次,冷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和政策转移,它瞄准了大陆和港台在内的中国经济区,并将其作为自己的“新兴大市场”。美国商家预言,21世纪“中国经济区”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二。1990年的大陆PC市场只有8-12万台,1992年则达25万台,1993年飞速发展到销量40多万台。难怪美国著名预测公司在给出计算机产业增长预测数据后令商家如此坚定了信心。必须看到,这几年中国大陆PC机市场实际增长的数字分别是150%(1991一1992),80%(1992——1993)。

  时代需要计算机,而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又怎能不是“抽刀断水水更流”!

  二、战况:“饿狼”扑食的竞争章法

  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的形容似乎并不能体现出诸国纷争市场的情形。如同“战国七雄”欲霸天下的心态一样,来自国外计算机巨头们的深谋远虑堪称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他们正以咄咄逼人之势席卷神州大地。

  1.“以华制华”的战术。对IBM、APPLE、DELL等洋商人来说,虽然他们在技术、物质上占有明显的优势,但毕竟在“人力”上还有欠缺。试想,一个语言、风俗、习惯等多方面很难一下子“本士化”的营销人员怎么能得心应手地操纵市场。于是,在强手如林的竞争网络中,“列强”们一哄而上,在中国国内寻求代理或“合作伙伴”。恰恰是那些为外国计算机商家作代理的华人为他们的“老板”打下了天下。Acer(宏基电脑)在北京、上海、成都设有“讯息有限公司”,又在西安、西南、广州、桂林等地连设八家“授权代理商”,还在华中区和西北区分设十六家“特约代理商”。什么“有限”、“授权”、“特约”,除了名称不同外,都不过是在用同一方式为国外老板效力。可以这样说,“以华制华”已成为“列强”们打人中国市场的一个杀手锏。AST(虹志电脑有限公司)的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欧文市奥敦大道16215号。它在“亚太区”也设立了总办事处,地址在香港铜锣湾威菲路18号万国宝通中心。当该公司看到中国大陆这么一个大市场的潜力时,立马以“代表处”的称号分别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济南、沈阳、武汉、西安等地有了自己的“代表”。著名的Packard Bell公司不但有“地区代理”,还有“行业总代理”;不但有“中国总代理”,还在大陆各地设有星罗棋布的“办事处”,其办事处的分布率已远远超过中国省会城市的总数。众所周知的DEC有一整套生意经,其中之一就是大量发展代理商,多多成立办事处。在中国,DEC有“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上海办事处”、“广州维修站”等名目繁多的代理与合作。更为令人叫绝的是,DEC公司为了加强在华业务,还不断将其代理与合作伙伴的地位和头衔升级。前不久为适应大发展需要,分别将“DEC公司大中国区系统业务部市场及运作总监”林正刚与“美国微软公司大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杨绍纲升为“中国总经理”和“DEC公司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即是一例。

  2.主动出击的营销策略。从市场学的销售规律来看,国外厂商在大陆的运作手法技高一筹。他们不但有理论上的章法,更有实践上的绝招。这里,最普通、最常用的上门推销演绎为展销、联展、销售日、巡回展等一系列名目繁多的“销”字文章。去年9月下旬,南京这块为商家公认的“兵家必争之地”格外热闹,电脑产品的展交会令厂商们争先恐后地开始了席位角逐。

  商场如战场,展销会是白刃相接的战场。与北京、上海的一些大型国际展览会略有区别的是,这里没有刺耳的“分贝”干扰,厂商的“较劲”体现在花样翻新的促销活动上。外商的表演最惹眼。富士通在显著位置包租了12个展台,连成一体,甚为壮观。展示涵盖计算机、通信、半导体的三个大类,每一类都用一个实用的网络系统把产品串起来。后台背景是ISDN、企业MIS、IAN、WAN的结构示意图,前台便是电脑、ATM串联机,任何人都可以随意摆弄。

  NEC“来迟了”,只订到两个展位。开幕式当日便在玄武饭店设宴宴请方方面面,以弥补“亮相不足”的损失。对此,他们表示明年要早一点行动,誓与富士通一比高低。苹果、CHP、CISCO)都有非凡的表现。尤其是苹果的展台,色彩纷呈的多媒体电脑和桌面印刷、语言系统映衬着红红的大苹果,使展台更具诱惑力,“苹果一族通讯”到处散发,攻势逼人。凡此种种,国内企业的表现远没有外商气派。

  南京联展之后,Pentium Pro翩然而至,于11月8日在北京隆重拉开了中国巡展的帷幕。莱特尔对此次设在中国的巡展十分重视,公司负责微处理器业务的华裔资深副总裁虞有澄专程赴京主持。借此“东风”、 HP、 DEC等一批厂家也纷纷登高而呼,以宣布支持为名不失时机地“露脸”。

  1995年4月开始,宏基电脑开始了为时一个多月的巡展,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等在内的全国20余个大城市展开了声势浩大的,95Acer宏基电脑全国PC科技巡回展示活动。几乎与宏基同时,苹果历经两个月,在北京、厦门、广州、南京等地十个城市的巡回展更是惊心动魄。其目的就在于向更多的用户介绍苹果电脑公司的最新产品及技术。 l1月、IBM中关村大展销算是一次最火爆、最凶猛的促销活动,它在国内外计算机行业中引起了很大震动。毕竟中关村是中国电脑市场的“温度计”。看来,这类活动绝对有爆发力。难怪美国Cheyenne电脑软件公司执行副总裁James McNieI在回答记者关于“明年(1996)一月在北京设立办事处,将如何开拓大陆市场”这一问题时如此看重“巡展”:“象这次我们与Compaq公司一起去10个城市进行巡回展示一样,我们将让更多的用户了解我们的产品对他们数据的重要性”。 CIIeyenne公司去年这样做,今年也会“故伎重演”。

  国外厂商在促销手段上的翻新当然也不会忽视在广告上做文章。这些在本国商品经济中久经考验的商家个个深谙广告的威力,因此,在中国市场上就不借以血本“狂轰滥炸”,以期开出一条生路来。IBM在前不久中关村大展销前就在《国际电子报》等报刊上以“真没想到付出不多”与“它却让我如此信赖”为反差用语在用户面前嗲声嗲气地作态;宏基电脑也曾以“两颗‘芯’的魅力,高手的选择”买弄风骚;伯德电脑则以“美国首屈一指的个人电脑”为名在《中国计算机报》广告版上“自吹自擂”。在中国有关电子的报刊上,外国厂商的电脑广告期期都有,大幅大版,充满各个角落。这里,我们不妨以国外厂商在大陆销售台式PC机时之广告投入“窥斑观豹”。我们采用广告出现率指标(即在规定时期内,某品牌广告出现次数与广告费用在参评品牌广告总费用中所占比例),作为评测各品牌广告状况的数据依据,统计范围为目前PC厂商进行广告宣传的主要媒体,即三报五刊(《计算机世界》报、《中国计算机报》、《国际电子报》、《计算机用户》、《个人电脑》、《电子与电脑》、《电子产品世界》月刊,《计算机世界》月刊)。就外商广告的总投入来看,三报五刊占总额的60%以上。因此,由这种统计可客观地反映各厂商在宣传方面的状况与相互竞争情况。这里仅从94年7月至11月5个月的品牌广告出现率计算,IBM广告186次,广告费用高达l,808,600元,COMPAQ出现129次,费用达1,297,050元, AST109次,广告费为 l,082,8O0元, HP81次,费用为718,100元,Apple出现69次,费用达658,6O0元,DEC公司为62次,费用是605,200元。处于前10名的除中国自己的联想外,都是国外名牌的厂家,而且我们的统计只是三报五刊。确切地说,国外厂商在广告费用方面真可谓“大方”、“有方”。《经济日报》等大型报刊上“媲美康柏授权维修中心的细心态度”等等广告词令人过目成诵。

  广告者,广面告之也。国外厂商的“广告”翻新绝不啻是报刊杂志的“公然申明”。在“公然申明”背后,他们还有“随风潜入夜”的招数。那一个接一个的新闻发布会,实际上发挥着比“广告”还“广告”的威力。1995年9月18日,美国虹志(电脑)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了,95年最新产品的展示及新闻发布会。时隔一周,即9月25日, Adobe公司与 Apple公司在京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Adobe公司的三款中文彩色印刷广告设计产品即将全面上市。有关计算机业务的新闻发布会此起彼伏,个中奥秘,厂商心里最清楚。

  3.各得其所的企业文化对策。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浪潮里,“顾客是上帝”这句话家喻户晓。照实来说,如果问国外企业与国内企业有什么区别,那就是对这句话体会铭心刻骨,把这样的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的还要数前者。 AST上海办事处的一位中国雇员刚进公司,老板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的薪水是谁发的?”中国雇员答道“老板给的呀。”“错了。”老板说,“是客户给的,客户来找你,不是跟你吵架,是给你送薪水来了。”这只是一个较为典型和形象的对话。其中还有几个令人惊讶的具体事例。 

  下面是在DEC公司打工的雷霆讲给记者听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当初大庆在规划其计算机系统时,确定买 IBM的设备,但结果却既有IBM的,也有DEC的,何故?当初,手握“一大批”订单的大庆采购团到了北京,消息被 DEC驻京代表获悉,这位港商找到代表团住所请“吃饭”,被婉言谢绝,并表示“不会买你的设备”。港商却说:“不买不要紧,希望能谈一谈,交个朋友。”大庆方面说:“不能谈,感冒了。”可这位香港同仁却没有就此罢休,第二天带上感冒药去了招待所:“不吃饭不要紧,送药。”药虽只有一点,心意到了。不过人家还是不谈。这个代表团佐了一个星期,那时国内招待所条件很差,香港人天天都去向对方介绍DBC的产品质量、价值、服务、表达诚意。终于,“上帝”被感动了。

  外企还非常重视对客户的感情投入,体现出一种战略性企划眼光。“诚”与“信”不止是中国传统的儒学要义,在外国厂商眼中也熠熠生辉。Compaq在一批设备的测试中曾与武汉某部门进行合作,“共事中有了感情。没过多久从武汉传来消息,参与合作的某先生得了癌症,已是晚期”。来自马来西亚的Compaq中国技术总监王博士获悉后对客户经理说,咱们自己买飞机票,不要公司报销,去武汉看看他吧。票买好了,电话通知武汉,并委托武汉的代理先送去鲜花。北京这边正要启程,武汉来了电话:“误诊”。这一颇具“戏剧性”的事情使客户深感Compaq的真情。王博士说,他们定会成为Compaq的用户。

  生产调制解调器的美国贺氏(Hayes)公司招聘销售人员,把“诚实、可靠”放在首位,他们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诚实的态度和扎实的作风”是一种最有力的“公关”。寻求外企的精神氛围,无论是习惯“抱团”的日本人,还是“有话直说”的美国人,他们都有一套合乎人情的企业文化对策。CHP十分重视对员工素质的培养,在出国培训方面不惜经费。南京珠江路电脑一条街有位能干的年轻女经理,从十几万起家,三年创业,年营业额已达3000万元。可她却告诉记者,自己的愿望是能到CHP打工,目的是接受高层次的管理和营销艺术的熏陶,以求提高自己。

  在企业文化方面,企业形象是一个为人关注的话题。外国企业不但讲求让中国雇员为自己树立形象,闯出路子,更讲求“一鸣惊人”的公关艺术。外企老板不惜重金的“捐助”令世人刮目相看,也让底气不足的中国企业“望洋兴叹”。中国重点工程市场广阔,前途远大。诸如“三金工程”、“三峡工程”、“京九铁路电气工程”中的任何一项被抓住都一本万利。各种各样的“捐赠”、“无偿转让技术”、“合作开发”都是一种高层次的公关韬略。IBM与铁道部、与国家教委合作,而且于95年春向国家教委捐赠了相当2500万美元的计算机设备、科研经费和助学金。当然,外商的这些投入绝非“肉包子”式的掷出。就在中国长城微机向“三金工程”捐赠第20万台“长城”时,Digital PC捐赠三峡工程的行动也拉开帐幕。在全球居于领先地位的著名电脑厂商 DEC亚洲总裁之所以有此举动,同样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值得一提的是,世界第三大计算机软件公司——美国NOVELL公司向电子部所属的吉通通信有限公司赠送了全套最先进的NOVELL网络软件产品,不正是向“三金”工程的招手吗?

  三、高潮阶段:白刃相接、火光剑影

  如果说外国“列强”是循序步人中国大陆电脑市场的“群狼”,那么进至90年代中期以后,它们的竞争已到了饿狼扑食的关头。它们中间有的在华已有十年或十年以上的历史,如FLUIKE、AST等,有的是刚刚打人中国大陆市场的老牌产品,如伯德、西门子、利多富等。众多强手面对中国大陆市场,它们将如何“瓜分”呢? 

  首先,它们采用两国“联军”或“多国部队”的形式携手并肩,利益均沾。1995年秋季以来,列强的合作与联手屡见报端。美国BKS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继“战神”、“领航”计划之后,很快又和蓝色巨人 IBM公司联合推出“天网”计划,在PCLAN及 UNIX领域长期合作,正可谓“BKS与 IBM联手铺 ‘天网”。1995年10月18日,《计算机世界》报道了 NEC申请加入以美国为首的RISC处理器“PA—RISC的普及团体“PRO”的消息,自此“同盟国”如虎添翼。在今日PC大战的火光剑影下,“列强”们合纵连横,竭力争夺世界市场。在前不久一连串科技业联盟事例中,以美国IBM购并Lotus软件公司,以及日本买下美国知名PC公司Packard Bell部分经营权最受瞩目。这里既有Cup Gemini—Sogeti纠集微软、Compaq和SAP公司组成的“四国联军”,亦有“多家公司缔约多媒体联盟”——这个名为多媒体服务联合论坛(MSAF)的联盟包括德国电讯公司、美国的 AT&T、日本的Nippon电报电话公司、澳大利亚电讯公司,以及由荷兰PTT电讯、瑞典的Telia、瑞士的Tele—com PTT和西班牙Teletonica组成的联盟Unisaarce公司。凡此种种,不但对中国市场形成最大的瓜分和垄断威胁,而且对整个国际电脑本市场的沉浮都举足轻重。

  其次,“列强”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紧紧盯住技术翻新和产品更新上。他们认识到,市场变化令机会稍纵即逝。科技取胜,时不我待。“大陆服务器市场”、“大陆笔记本机市场”、“大陆打印机市场”、“大陆台式PC市场”等等方面,你有你的杀手锏,我有我的金钢钻。各家在市场竞争中拉开了“试看天下谁能敌”的势态。可以这样说,产品的更新换代日新月异,今天你方露尖角,明日我陡长一寸。在每个月的报刊信息栏上,关心计算机商情的人们都不难找到新气象。请看:“AST展示最新的Manhattan服务器”、“Greative推出 ‘即插即用’的SoundBlaster16声霸卡”、“Sun公司推出最新的PC服务器”等等(1995年1月《电子&电脑》)。而在第二期的《电子&电脑》的“要闻集锦”中,你照样可以找到诸如“TI推出三种新笔记本电脑”;“苹果电脑公司推出了 MS—DOS及 Windows兼容卡”、“Creative步人光盘写入机领域/最新推出 DigitaI Edge CD—R”之类的要闻。象Acer、DEC、IBM这样的厂商发布新产品的消息更是举不枚举。

  这里,技术上的“一步到位”显然不可能,但这又是厂商们希望的。他们自己心里也很矛盾,原因就在于对中国大陆家用电脑市场的争夺。

  第三,集中火力战PC。如果将二十年前,也就是1975年1月在美国Popu—lar Electonics(大众电子)杂志上介绍的AItair8800个人计算机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台个人计算机的话,那么今年恰好是个人计算机走过二十年历史的一年。进至1995年,迈向1996年,PC工业局势处于最为动荡的时刻,PC决策也迫在眉睫。

  进入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成熟,全球范围掀起了电脑进人家庭的热潮。但对于国内的家用市场,其用户要的是什么呢?几乎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对于总体生活水平、电脑应用水平都相对较低的中国人来说,购买电脑本来是超前消费,有些想法自然可以理解的。一台电脑通常在万元左右,让用户接受两年以后就可能被淘汰确实近乎“残酷”了。厂商不能不处于一种两难境地,如果说迎合用户采用低价格,机器配置必定较低,仿佛厂商无责任感和进取心,还有可能被扣上个“倾销过时产品”的帽子;反过来,一味引导的话,有可能曲高和寡、无人问津。在这种情况下,瓜分市场者就有了如下招数: 

  花样翻新——“技术领先,抓住前端”。这本是DEC的“王婆卖瓜”,可又翻出了各大商家的底牌。AST转变PC的技术更新是“一年一个样”。NEC展出的笔记本电脑已经淘汰了鼠标,代之的是感应板;西门子的PC在结构上具有自动锁定功能;苹果电脑还把声卡内置进去。销售人员一语见的,九十年代PC吃的是特色饭,有的用户专“吃鲜”。Apple的Mac电脑主题非常明确,该公司代表指着三个天真烂漫的儿童,一个5岁,一个8岁,一个12岁,他们只用一天的时间就完全掌握了操作技术。苹果最大的特点就是“易用”,图文声像并茂。  第一次在中国亮相的美国PackardBell(伯德)也算是一个“迟到者”,但人家可是“后来者居上”。它以 Windows为界面,绘出一个虚拟的一间“屋子”,打开电脑就象走进一间屋子,里面应有尽有——打电话、看电视、听音响、发传真乃至烹调(打开微波炉),只需操纵电脑即可。

  “嫁闺女带陪嫁”——价格艺术。现在淘汰的0520PC机10年前卖到3—4万元。而今一台486PC的售价只有万元左右,兼容组装机更只有六、七干元。随着电脑公司间竞争的日益加剧,价格在不断降低。 Apple、Compaq、HP、PackardBell都走低价位、低收益抢夺市场的路子。

  为在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许多公司采取了“嫁闺女带陪嫁”的办法。自去年美国的Packard Bell公司大手笔推出买电脑送软件的促销措施后,在美国连锁零售店售出的家用电脑中,Bell占了一半份额。不少公司纷纷效仿。

  放下架子就市场。从1995年8月开始,PC大战令一些计算机大公司不能不放下架子图谋市场。在中关村的一次大展销会上、IBM将PC专利产品全线出击,将重心放在了一般老百姓身上。IBM的“中关村攻势”一出台,人们就发出了会心的微笑:“兰色巨人”的架子放下了。这个“放下架子”的核心还在于营销服务与售后服务,一般老百姓对各种电脑的技术差异和性能知之甚少。只要有详细的讲解和周密的服务,他们就会心满意足将钱掏出来。这也难怪DEC个人电脑事业部陈家骥一语中的:“现在重要的不是价格,而是系统和服务。”IBM“放下架子”的具体做法之一就是让对 IBMPC有兴趣的客人成为“IBM微机会员”,会员可享受特殊优惠待遇,同时得到 IBM提供的许多技术与产品资料、参与 IBM的市场活动。通过这些周密体贴之举,客户对它们有一种特殊信赖感。 

  四、竞争激流中的国产企业

  从以上的市场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判定,无论是多么有名的厂家,它们都正在走向既迎合又引导的道路,而且究竟鹿死谁手,也是一个未定的答案。那么在如此激烈的电脑商战中,中国国产企业的出路在哪里呢? 

  在刀光剑影的国际舞台上,没有任何一种新产品的发布能与美国Mi—crosoft公司 Windows95的盛况相媲美,在95中国计算机世界展览会上,Microsoft公司不惜重金在400平方米的展台上竭尽其宣传攻势之所能,使Windows95光彩照人,鹤立鸡群。面对咄咄逼人的压力,国产软件不能不显得势单力薄。在忧心仲仲的同时,“长城”、“联想”、“浪潮”……国产企业面对国内企业之间、国内企业与国际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的确步履维艰。国内计算机软件市场尽管一直在做不懈地努力,似乎总不景气,但我们也不必灰心,在困难和问题的背后,还意味着前途和机遇。

  分析95中国计算机世界展览会的行情,我们可以找到国产软件自己的一片晴朗的天空。

  ——高擎中国文化大旗、紧揽汉字信息处理软件。

  曾以“面向方案中文平台”而走红大江南北的北方集团新天地研究所,以“中文之星”系列软件赢得了广大客户的青睐,也因而招致与MiCrocosoft之间的矛盾的日益激化和明朗。“中文之星”最大特色是不仅能用于Windows95,而且也适用于以前的Windows系列产品。

  在中文处理上,尤其汉字输入、字形处理、中文应用软件可以说都是国人可尽情施展雄才和抱负的用武之地。新天地在“中文之星”上还会“百尺竿头”。Micorosoft的 Windows95中文版本尚需一段时间,而它将在今年春天亮相示众。这充分说明,若能及时捕捉国内外软件缺口,同时善用人才,就会在软件产品创一片新天地。

  ——瞄准工具软件和学习软件,填补国外软件空档。

  国内来参展的软件公司,以生产各种汉字工具和学习软件居多,而国外公司尚未光顾。如果国内精英加快步伐,利用自己特有的优势,以极少的资金编制出各类市场急需的中文软件,虽然利薄,资本积累缓慢,亦能头顶一块天,脚踩一方土。

  对此,我们没有理由再去怀疑。中国软件产品面临着巨大挑战,电脑硬件只剩下联想、长城苦撑国有名牌的天下,而长城表面还好象贴上了一层IBM薄薄的金箔,让人感觉并非地地道道的国货精品。也许正因为如此,中国软件企业的责任更显重大,振兴民族计算机产业的重担责无旁贷地落在了全国数千家专业软件公司身上。应该看到,国内软件市场的潜力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中国软件工程师们:站直罗,别趴下!尽管外国公司会抢走一些市场,但应用软件的天下应该也一定会属于我们的!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4篇)
*2011年电脑市场:一个属于平板的时代 (2010-12-03, 《中国企业报·消费电子周刊》,作者:丛健)
*万元笔记本为啥卖不火 (2001-08-0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田同生)
*暑期促销,买卖的是电脑吗? (2001-07-1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元明清)
*感触中国个人电脑市场的“心跳” (2000-06-29, 《销售与市场》1998年第七期,作者:徐瑞兵、卢泰宏)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4-20 05: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