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太太”更名背后 作为太太药业的董事长,朱保国今天所面临的不仅有需要花钱的压力,同时也有来自整合并购企业的压力,企业不是并购越多越好,关键还在于并购后的整合,而太太药业在成立十周年后决定更名健康药业的举动,虽然是一次被延后了三年多才得以执行的立意,但也是朱保国所面临的并购后整合的压力所致,而更深层次的事实却是朱保国意欲摘取中国综合医药业高枝的宏伟图谋。 1992年12月,河南新乡机床厂和香港国丰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分别按64%和36%的股份比例,在深圳注册成立了太太药业的前身深圳爱迷尔食品有限公司,当时公司的注册资金仅为55万美元,主要从事太太口服液的生产和销售,朱保国此时在公司里还尚无股份,仅只是该公司的一位管理者。 1993年3月8日,爱迷尔公司向市场推出首批产品——太太口服液,此后该产品的销售节节上升,“太太”开始声名远扬,1994年1月,爱迷尔公司董事会决定将企业更名为深圳太太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同时爱迷尔的第一大股东河南新乡机床厂将其64%的股权,转让给北京焦作市九里山化工厂37%的股份,北京市通大高技术公司27%的股份,此时的朱保国名字与这家公司的股权还依然没有沾边,但是这种情形很快就被朱保国通过其家族在香港与深圳成立的公司,所进行的一系列令人眼花的并购转让行为所改变,并最终控有了太太100%的股权直至公司2001年上市。 1994年4月24日,香港国丰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将其持有36%的股份转让给香港鸿信行有限公司;1994年10月8日,北京市通大高技术公司将其持有的27%的股份转让给香港鸿信行有限公司。由此香港鸿信行有限公司通过两次的股权转让行为持有“太太”63%的股份,这家名为香港鸿信行的公司实际就是由朱保国与刘广霞两夫妻共同全资拥有的公司。 这或许是中国比较早期的MBO行为,朱保国收购股权所动用的资金来自家族的积累,来自借贷,也来自于企业原股东与之在协议里的其他支付方式,“我所说的不一定很准确,时间太长了,但所有的协议书都是有很完整的约定的。”在回答我们相关的问询时,太太药业董事会秘书这样回答我们,但很肯定的是,太太药业成为朱保国家族企业是从1994年开始。 1995年7月4日深圳太太保健食品有限公司董事会决议再次将公司的名称更名为深圳太太药业有限公司,这是“太太”成立后的第二次更名,这次的更名从字眼上就可以看出朱保国对于进入医药领域的图谋,在此次更名之前,“太太”进行了第一次增资,注册资本金从原来的55万美元增加到3000万人民币。 在1994年控股太太药业后,朱保国对太太药业股份的收购行为并没有停止下来,1997年朱保国再一次出手,将其家族企业香港鸿信行有限公司所持太太药业的股份增持到了99%。1999年在太太药业股份制改造之前,朱保国对太太的股权结构又进行了一次重大的调整,这个调整实际上是在其家族人控制的几个公司内进行股份的分配。这一次的转让终极拥有公司分别由深圳市百业源实业有限公司持有66%;香港鸿信行有限公司持有25%;焦作市成功化学制品有限公司持有3%;深圳市千广汇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持有3%;深圳市国运鸿贸易有限公司持有3%。而这几个公司实际的控制人都是朱保国夫妻及其父母、兄长,他们总计持有太太药业100%的股权。2001年太太药业上市后,朱保国家族通过在香港及深圳成立的几家公司,间接持有上市公司太太药业74.18%的股份。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