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药店运营转型的“五个维度” 7 上页:第 1 页 三、推动厂家与药店紧密合作 基药政策牵动着整个医药产业链的神经。去年,新版基药目录公布,全国各地开始根据地方需求公布增补目录。不少药企选择不遗余力地进入基药目录,但有部分基药目录的产品因其价格和利润空间得不到满足而消失。为了保证低价药品的生产供应,今年4月,国家8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允许生产经营者在药品使用的日均费用标准内,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自行执行或调整零售价格,保障合理利润。 对于药店而言,需要寻求更多的基药以外的品种获利,而未能进入基药目录的制药企业也将更热衷于加强与药店终端的合作,共同开拓药品零售市场。国内很多制药企业布局大健康产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药店转型具有积极意义,如天士力集团的帝泊洱茶、丹参系列牙膏、康美药业的菊皇茶精品饮片,东阿阿胶的膏方工坊,各种婴儿配方奶粉等。 四、阶段重点运营,体系标准管理 针对目前药店运营困境,不少药店正在构建门店的阶段性营运模式,其实就是构建阶段性的门店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由于零售药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门店管控的方向或重心必定不同,就必须结合零售药企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完善运营模式的主线和内容,从而实现较低成本下的有效管控。并且,在零售药店连锁化的运行中,必须明确界定前、后台明晰的基本职责,不但能提升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效率,还能避免“踢皮球”的情况。 同时,建立零售药店标准化管理,从商品、人力和作业体系的角度来构建标准化的运作体系。在商品运营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形成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经营。将门店原有的“决策+执行”模式转变为更简单的“按标准执行”模式,从而提升经营管理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还强化员工对于职责的认识,通过培训和引导,避免门店员工出现只关注短期结果(销售额),不重视长期效益(顾客服务、口碑建设)等现象。 五、选择适合“电商模式”挑战 互联网零售药品交易(网上药店)最近几年相当火热,普遍被认为是一种新的医药及健康产品零售模式。但值得思考的是,医药零售电子商务似乎并没有取得消费者、知名医药企业、政府和资本方的深度认可、广泛接纳,业内也没有形成非常明确的格局,行业龙头没有确定。但经过几年的发展、摸索和尝试,特别是近两年,医药电商模式迅速形成,业内专家给出四种可选模式: 1、品牌电商模式:以其他电商发展模式为蓝本,高额投入广告费用,重视网络推广,打造网站品牌。特点是短期内,不计算投入产出比,用速度树立行业地位,依托资本市场壮大自己。 2、稳健发展模式:广开渠道,追求销售额和利润,千方百计做大销售。特点是忽略品牌的建设,广泛与各种渠道合作,成为一个“行商”而非“坐商”,“哪里有客户,哪里就有我”。 3、联合发展模式:找一家或者几家互补性的企业进行合作,输入流量、资金或者技术,加快发展步伐。特点是优势互补,高起点、高速度、低成本。如关注度较高的,京东好药师,是由京东商城和九州通医药集团合资成立的。 4、特色发展模式:利用自身的产品特色等发展,建立小众垂直电商平台,以专业度取胜,以促进重复购买率和销售者口口相传为追求目标。特点在于特色产品是所有工作的中心,尽可能多的、全的提供满足某个特定人群的需求。 由于电商模式,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商务是今后医药零售业发展趋势。零售药企只有积极调整布局,选择适合自身的电商模式,从而迎接电子商务的挑战和变化,以期在运营中谋得“成功转型”。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