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看透2016一号文件,要先读懂习大大 7 上页:第 1 页 2,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 中国农业必须现代化,但中国农业如何现代化仍在不断的争论。 总体来看,一号文件从农业发展方式、农业国际化竞争力和农民收入三个维度系统总结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紧迫性和使命性,并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现代先进生产技术、组织模式与传统农业的有机融合。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发展过程中衍生的新理念、新模式等的肯定和支持,也代表了我国未来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从一号文件来看,政府规划的现代农业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规模化: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规模化设施建设;第二,科技化: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现代种业;第三,多形式新农业,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新型职业农民;第四,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投资仍将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手段,但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正是在中国传统小农经济和大规模机械化农业之间,根据中国国情的调整。 第三,着力顶层设计 习近平执政三年来,中国发展进入转型期、改革进入“深水区”,特别是针对长期以来国家在顶层设计上的缺陷和战略规划上的不足,极需要以前瞻性的思维,站在顶层的高度,进行整体谋划、系统设计,形成前后贯通的整体解决方案。 十八大以来,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荐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推行的新理念、出台的新政策、实施的新措施层出不穷,而这些理念、政策、措施之间,是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并体现了全局与局部、重点与一般、先与后、缓与急的战略部署。 一方面,此次一号文件提出,到2020年,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村社会治理制度、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可见,在农业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制度将逐渐完善,这也是国家对农业发展,对农民共享成果的制度保障。 另一方面,除了农业产业链本身,一号文件还着重提出了,改革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健全农业农村投入持续增长机制,推动农业保险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可见,农村很可能是下一站制度改革的重点,去年土地流转制度的变革已经吹响号角,未来,农村制度改革将催生更多经济增长点,促生经营主体、利益分配、保险保障等多层面的变革。 第四,整体协同发力 所谓整体协同发力,就是在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治国理政的协调性、协同性、协作性,致力形成协调运作、协同发力、协作互促,整体推进、内应外合、上下联动的治理新格局。 农业是一个产业链超长的复杂产业,作为第一产业,农业的发展不只是农业自身,还能够起到更大规模的经济影响和协同效应。 一号文件中,一方面提出要助融合,促增长,本质上来说,就是要一二三产业联动,加工、流通、休闲和旅游等产业与农业一起联合增效。 另一方面,要协城乡,共发展。城乡协同,加快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这也是习近平“美丽中国”目标的又一次落地。 最后不得不再提一点,就是党的建设,这看起来似乎离农业现代化有些远,但是,我们要看到,习近平执政以来,严抓党的建设,坚持推进任何改革发展事业必须以加强党的领导为前提。 所以,一号文件中提到的重党建,提水平,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如何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如何在组织和机制上更好的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甚至是如何推进当地农产品与市场接轨,将越来越多的成为更多政府领导要思考的问题,并要真正落到工作上。 从习近平提出“经济新常态”,农业就被认为是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习李新政”下,农业的面貌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市场层面,农业企业家们必须有一个新的认识,一号文件绝不是就农业说农业,我们更要看到基于整个中国经济发展下,国家对农业的顶层设计,看得懂,才能跟得上。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2946533217@q.com 第 1 2 页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