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今年一号文件:农业现代化必须“接二连三” 7 上页:第 1 页 注重农产品电商发展:现代经营方式的农业 关注此届政府,2014年,从第一部农村金融政策出台,到第一部中国农业品牌报告发布,再到李克强视察淘宝村,可以看出,此届政府更倾向于利用新的市场方式和方法。此次一号文件中就提出,重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利用,可以预见,2015年,政府将出台更多农产品电商的利好政策。 农产品电子商务作为电商最后一个处女地,已经受到众多电商平台和互联网大佬们的关注,2014年,地方特色农产品借助电商平台获得巨大增长,县域经济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单位。京东、淘宝等大平台已经深入到中国农村,为农村电商的发展奠定建设基础。 如今,有成千上万家中小企业在淘宝、京东等平台“叫卖”农产品,阿里巴巴的数据显示,2012年阿里平台上共完成农产品交易额约200亿元,2014年有望达到1000亿,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 一些传统企业如正邦集团、雏鹰农牧、中牧集团等也在探索电商营销From EMKT.com.cn模式。乐视跨界做农业更把生鲜平台当成了重要一环。 农业后进企业联想佳沃,更把电商看成是“弯道超车”的机会,其领军人陈绍鹏说:“我们对电商渠道更加重视,应该说此刻,包括未来,电商会扮演更加重要的作用,会成为通向消费者、到达消费者的几个主渠道之一,而且是非常支柱性的主渠道之一。” 现在,农产品电商的经营多数还停留在仅仅把电商当做渠道的阶段,大部分农产品电商只是把农产品放在电商平台上卖的阶段。农业经营者必须树立一个观念:电商不是孙悟空!并不能解决你的所有问题! 农产品做电商,一要做产品,二要做品牌。 一产品,明星产品缺失,是传统农企的普遍问题。传统中小企业往往产品很多,少则几十,多则上百,甚至跨行业的产品都有。一款产品一年下来销售只有几十万、上百万,在全国的市场盘子里,根本谈不上打市场、做品牌,没有地位。 在电商世界里,品类寡头经济的特点尤其明显,明星产品更为重要。当消费者认准某个品类产品的第一品牌时,会在搜索栏中直接输入它的品牌名进店选购,继而带动店铺内其他关联产品的销售。 产品聚焦,打造一个高人气、高引流的爆款产品,将是助力农产品在电商平台突出重围的不二法门! 二品牌,相比于传统方式,互联网能够更快的完成品牌知名度和信誉度的积累。通过互联网的病毒式传播,让一个品牌快速完成传统方式,更长时间,更大投入才能达到的品牌影响力。 在与本来生活联手之前,褚橙已经在当地具有不错的销量,但是本来生活充分挖掘出褚橙的品牌故事,加以人文化放大传播,最终成就了褚橙的传奇。 土地流转确权:现代规模化种养殖的农业 一号文件指出,我国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如何在“双重挤压”下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竞争力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的重大考验。 从农村角度来看,受制于单个家庭承包耕地面积过小,农民依靠农业生产收入持续增长面临难题。于此同时,粮食安全仍然是中国需要面对的严峻问题。 所以,我国的农业种养殖,必须走上规模化机械化大生产的模式,机械化生产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单位成本,提高生产粮食的利润率,进入农业的3.0时代。如果依然在现行土地政策制度内推行,机械化生产难以达到规模效应,反而由于机械设备高昂的固定资产投入,会提高生产成本。 三种经济主体将取得农业规模化改革红利。第一,大型农垦集团,依托原有资源和地位,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式,能够快速积累其他企业难以达到的资源富集,并以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深入市场阶段。第二,原有地方龙头农业企业,这类企业已经积累了地方相关农业资源,大多数是当地政府重点支持对象,容易在土地流转中,取得相对优势。第三,跨界而来的大佬,农业的一大特点是盘子大,只有规模才能形成效益,即使看到机遇,也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才能够撬动农业,跨界大佬如许家印、柳传志、王健林等,具有更强的资源优势,能够更强把握农业规模化机遇。 农业热门前沿:信息化的现代农业 农业信息化把农业发展推进到更高阶段,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前沿重点和热门领域,其发展程度较低,正是企业抢位的战略机遇期。 从2004年到2015年连续12个“中央1号文件”都对农业信息化内容有所涉及,最近三年对农业信息化的重视更是有所提高。如物联网、食品安全追溯、精准农业等。 现在,正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时机。 首先,技术的发展到了可以支持农业信息化加速发展的时间,在农村,互联网已经有了充分的渗透,而遥感、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也为农业信息化发展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其次,目前产业资本开始涌入农业领域,阿里已经开始进行农业电商布局,未来产业资本将引领农业信息化加速发展。 此外,土地流转等政策将搭建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平台。为了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 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也将应运而生,包括多种形式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县乡村三级服务和管理网络、土地流转监测、信息发布、政策咨询等。 信息化技术让农业开辟了新的经营模式和思路,实现了经营者或消费者与土地的更直接对接。阿里的“聚土地”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让消费者和农民手中的土地高效对接通过电商平台,农民将土地流转至电子商务公司,电子商务公司将土地交予当地合作社生产管理,淘宝用户通过网上预约,对土地使用权进行认购,并获得实际农作物产出。中信信托的“天禾农业”粮食生产模式,是中信信托通过信托产品流转土地交给天禾农业经营,天禾农业与合作社、种粮大户合作生产,并提供全程管理和服务。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flyteam@vip.sin.com 第 1 2 页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