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做百强医药企业还是百年医药企业? 7 上页:第 1 页 2、加大研发力度,构建技术壁垒: 目前百强药企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制剂生产落后的现象,绝大多数企业以生产技术含量较低的原料药和普药为主,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由于没有专利保护,一种药品可以有数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 同时生产,基本上仍然处于无序竞争状态;与此同时,为了解决当前社会存在看病贵的难题,主管部门不断颁布“招标、限价”等举措降低药品价格,进一步挤压产品的利润空间,加剧行业的市场竞争,因此对于百强企业而言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摆脱低端恶意竞争,打造属于自己的蓝海领域成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国内医药企业产品90%属于低附加值产品,专利药不仅具备最高技术含量,同时也具有最大的产品附加值,一个科技性较高的专利药,在其专利期内,生产企业享有市场独占性,产品的价格完全由企业自主决定,生产和销售也由其垄断,不仅能够对生产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竞争力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还往往能够为企业带来丰厚的投资回报。 从市场规模来看,专利药物在全球医药市场上一直独领风骚,发达国家对发展专利药物的支持使得其处于医药市场主导地位,没有专利权的药物很难进入医药主流市场,跨国制药企业,凭借强大的资本、技术和研发实力,牢牢的控制全球专利品牌药市场,在专利药领域一直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 由于新药研发风险大、国内产权保护不力等方面的原因,直接导致百强企业研发投入比例较低, 目前国内市场上仿制药的比例占到了西药的97%以上。近些年,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新医改体系的逐步建立,我国医药市场保持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国内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断改进保护机制,百强企业的专利药市场保持较快速度速增长,有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专利药市场规模同比增长35.7%,预计未来五年增长仍将会以超过 25%的速度。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不仅吸引全球更多的专利药生产企业在我国专利药市场挖掘潜在需求,也激励着百强企业开展加快新药研究,进入专利药市场领域。 百强企业须控制好新药研制周期和成本; 另外加大与监管部门的沟通与交流,缩短新药上市的时间,进一步控制新药研发的风险性,尽可能申报一些国家支持的科研项目,从而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只有这样百强企业才能兼顾规模经济和研发技术优势,才能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和盈利水平,构建技术壁垒。 3、培养主力产品群梯队、抢占市场至高点: 百强企业中有一些企业是依靠并购和资本融资来扩大销售收入和市值,当然更多的百强企业是通过内生式增长成长起来的,这种内生式增长的企业大多数通过主力产品的攻城拨寨,形成良好的行业口碑,构成企业销售和利润的主要来源。随着主力产品的盈利能力的提升,逐步扩充产品线、建立产品梯队进行外延式品类拓展。 梧州制药的血栓通、天士力的丹参滴丸、步长的脑心通、康缘的桂枝茯苓、神威的清开灵、以岭的通心络、凯宝的痰热清、红日的血必净等等都是如此; 对于百强企业而言,产品梯队的建设尤为关键。一品独大就尤如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政策风险、产品质量事故、新的竞争产品替代、招标失利、产品降价等等因素可能让支柱产品业绩一泄千里。而对于一品独大的药企而言,已经不是伤筋动骨了,更多的是灭顶之灾。 随着医药行业竞争加剧,行业的集中度越来越高,对于产品销售额的量级也进一步提升。对于百强企业而言,产品梯队建设中,一定有1-2个单产品年销售额逾10亿以上的产品、2-3个过5亿产品、3-5个过亿的产品,5-10个过5000万以上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符合产品自身的生命周期和产品线的新陈代谢! 对于核心的主力产品,一定要在主力的治疗领域,建立3-5个产品组合成产品群,形成了品类的合力优势,抵御招标和对手竞争。产品群的组合中,尽可能是利于相互协同又有一定的差异细分。如:按销售终端类型细分(二级以上医院、基层医院),按产品升级换代划分(一代、二代、三代),按给药方式细分(注射、静滴、口服、外用等)、按适应症细分(轻、中、重度)、不同的治疗需求的(加强型、长效、短效),按规格细分(大、中、小规格)、按外包装(医院市场装、零售药店装)等等。如此这般核心的主力产品不再是势单力薄一枚棋子,而是一套可以随机组合的套拳。真正能做到灵活组合、整体突围、抢占市场至高点! (未完待续) 北京德兴隆医药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中国医药市场数据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中国医药人》主编,服务于多家内外资企业,历任医药代表、产品经理、市场部经理、市场总监、总经理。电子邮件>>: 770432116@q.com 第 1 2 页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