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产业观察 > 微软收购诺基亚的真相:追求一体化的颠覆式创新

微软收购诺基亚的真相:追求一体化的颠覆式创新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13-09-06, 作者: 白刚, 访问人数: 3138


7 上页:第 1 页

  一体化有两种组织方式:封闭式一体化和开放式一体化。

  苹果采用封闭式一体化。软件、硬件都是自成体系的,不和其他体系兼容。其优势是,顾客体验更容易去管理,顾客的粘性更强,顾客转换的成本更高,企业内部的执行力也更高,更容易产生极致化的顾客体验。其劣势是顾客体验会呈现两个极端,某方面极致新颖而导致极致喜欢,某方面极致不方便而导致极致厌恶,同时会增加潜在顾客的进入障碍,容易让这类顾客敬而远之。

  谷歌是开放式一体化。没有兼容上的障碍,方便顾客直接切换入谷歌体系,也方便整合更多产业链的加盟者,能够满足更多细分市场的需求,能够对顾客需求的变化快速反应。但开放式体系会出现失控,比如垃圾软件的泛滥等,这最终会导致顾客体验的逆转。苹果与谷歌一样,具有天生的开放文化,更可能选择开放式一体化方式。

  封闭式或开放式各有利弊。但在现在这个开放的世界,过度封闭的体系会导致顾客的反感。所以,即便像苹果这样的极致主义者,也在提高开放度。例如,ipod最初连插孔都是无法兼容的,现在已经不是。因此,封闭和开放二者融合,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是未来的趋势。而平衡点必然是以顾客体验的最优化为原则——凡是关乎顾客体验的,更多会是在封闭式一体化的体系内,其他的则会进入开放体系。

  只为一部分顾客做终身服务:从经营产品到经营顾客的发展趋势

  当顾客体验成为竞争要害的时候,对顾客生活方式进行全面覆盖,就会成为领先企业的优先选择。企业不再试图把一类产品卖给全世界的顾客,而是围绕着一部分顾客做全系列的服务。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理念。

  在价格竞争为主的时代,企业以经营产品为中心,追求效率至上。比如像诺基亚,就是围绕着手机发展产品系列,以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顾客需求,形成了“产品-细分市场”一一配称的模式。

  但在以顾客体验竞争为主的时代,企业必须以经营顾客为中心,追求创新至上。像苹果,只针对一个细分市场的顾客发展全系列的产品,试图覆盖这部分顾客的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

  在市场的转折过程中,诺基亚败于理念的落伍,而微软收购诺基亚,从根本上讲,就是为了更好的经营顾客,管理与顾客体验相关的关键环节,这是对苹果、谷歌理念的肯定。其实在收购诺基亚之前,微软已经在逐步走向一体化了。Surface这个产品就体现了这种思维。微软在试图做工作和生活的一体化,即Pad和PC的一体化。

  显然,微软承认了苹果和谷歌的正确性:企业必须以经营顾客为中心,其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具有卓越的顾客体验。那就只能采取一体化的经营方式,以管理协调的方式来推动持续的协同创新,不断顺应顾客的生活方式来提升顾客体验。只有如此,企业才能走向持续成功。

  所以,苹果绝对不会再走回头路,按照产品系列化的方式,试图去开发低端的iphone或ipad,而只会是围绕现在定位的这个群体去做全生活方式的覆盖。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这一点,比如乐视、百度、小米、华为,甚至海尔等等。像乐视,从互联网平台开始向内容和终端设备两端延伸,就是想围绕顾客的娱乐生活方式进行一体化的全面覆盖。

  接下来企业要做的事情,是围绕新生代进行持续沟通,培育潜在的顾客群体,以在顾客换代的过程中,不至于被新生代顾客抛弃,在老顾客逐渐老去或变化的时候,有新生代顾客能够接续。这就像中国移动大力发展动感地带,不是推出一个低端产品,而是培养全球通的新生代顾客,避免被中国联通切走未来顾客。这就是围绕顾客生命周期进行垂直细分,以覆盖一部分顾客的全生命周期。苹果是非常清楚百事可乐何以抗衡可口可乐的(当年,乔布斯正是因此邀请史考利出任苹果董事长的),所以他从新生代顾客开始发展,从而取代戴尔、惠普、诺基亚等企业。苹果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自然是防止竞争对手切走新生代顾客,而会布局年轻学生这个潜在顾客群体。

  做到这两点就足够了。在这个时代,你不能再去试图取悦每一个顾客,而是要去彻底取悦哪怕一个顾客。所以雷军说,我只要有100万的忠诚顾客就够了。简单想一想,100万顾客,只要每个顾客每年愿意在你身上花费1万元,你就会是一个年销售额100亿的企业,而且可以持续。

  经营顾客是通向未来的道路。这已经不是勇敢者的尝试,而是显然的、甚至是唯一的正确道路。大家都在往这个路上走,就看谁能做到了,其挑战不在于理念,而在于企业文化。微软收购诺基亚能否成功,挑战也在于文化的融合与改变上。这个领域,顾客体验最终体现在硬件为平台的软硬件结合上,更突出硬件文化的企业更容易成功。苹果是如此,小米也如此。雷军尽管是软件出身,但他是忠实的苹果追随者,更重视硬件,所以提出向卖PC一样卖手机。但微软是软件为主导的文化,如何融合诺基亚的文化,是重大挑战。

  (本文为管理智慧原创文章,转载或摘选请注明管理智慧,侵权必究。)

  作者:白刚,著名战略管理专家,尚衡知本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师从包政教授,系统研究营销From EMKT.com.cn。2000年起追随包政教授服务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在业界拥有良好声誉。

  管理智慧(id:shzb2010)简介:被誉为最接地气的企业经营管理类自媒体!坚持发送深入企业一线的实战实用的经营管理内容,超过5万企业人喜欢的微信公众帐号!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篇)
*诺基亚可以用“安全”续命? (2013-10-2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彭旭知)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5-07 07: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