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APP经济爆炸增长盈利堪忧 7 上页:第 1 页 系统工具类 工具型应用主要是为了补强一些手机的原生系统不好用或者不具备的功能,比如文件浏览器、输入法、通讯录、数据流量仪和任务管理器等。由于各终端设备厂商并未提供完善的应用系统,所以这方面有不少创新的机会。Android平台的系统工具类应用需求更明显一些,尤其是Android 4.0之前的系统。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应用最终可能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下一个版本的操作系统或许会增加或者补强这项功能,因此在功能和设计上保持领先一步 非常重要。比如,Android平台的ES文件浏览器就在文件管理上精耕细作,拥有上千万用户。 第三方Android应用市场 小公司通常比大公司更加灵活,所以当市场上Android需求越来越旺盛的时候,除了运营商和终端设备制造商的应用商店之外,国内又陆续诞生了几十家第三方的应用商店。一年之后再来看,“活得不错”的不过三五家,这一点上跟团购行业的“百团大战”是何其相似。第三方的应用商店主要靠设备制造商的预装来推广自己,靠应用开发商的推广费用赚钱,然 而市场上肯定容不下这么多应用商店,不做到前三名,通常很难受到厂商关注。此外,当新浪、腾讯、搜狐和网易这些传统互联网的巨无霸都开始推出自己的“手机应用中心”时,第三方应用商店的生存就更加步履维艰了。 手机社交的探索 Kik Messenger在美国的火爆激发了国内开发者的“学习”热潮,仿佛手机交流方式一夜间就将绕过运营商而改朝换代,各种“信”,各种“聊”风起云涌。其基本理念是,与短信相比,通过Wi-Fi或者3G网络可以传输更加丰富的信息,而且可以利用手机通讯录这个天然的社交网络。可是直到目前这类软件的发展情况都很一般,最主要的原因是各家的产品太相似了,互相抄来抄去,没有一家能够拥有杀手级的功能脱颖而出、做出规模。但是这 个方向是正确的,人与人的联系绕过运营商的网络、实现更多形态(文字、图片、语音)的交流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苹果发布iMessage、微软收购Skype也正是基于这种趋势的考虑。 熟人的关系不好做,开发者们又把目光转向了基于地理位置的陌生人交友(有些拗口的概念)。让物理上的位置接近成为陌生人之间建立联系的引子,这件事情本身是非常有趣的,因为位置相近就意味着可能在同一个活动现场、同一架飞机上,因此可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其中有几个应用非常出色,但是尴尬的是人们通过这种应用认识之后,互相加了QQ或MSN,就再也不使它了。更何况,QQ和微信本身也有了这样的功能。事实上QQ确实已成为中国市场难以撼动的沟通工具,即便在移动时代,几次社交应用的小浪潮刚刚初露端倪,就被腾讯扼杀在了摇篮里。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QQ的好友关系可以开放的话,那么中国的移动社交应用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拍照与分享 拍照是智能手机的一个重要功能,围绕它的应用也是移动互联网的一个热点。当前应用软件的主要方向是辅助拍照和照片美化,也就是拍摄时效果增强或者拍摄后进行美化,目标是让智能手机用户更好地通过图像来记录生活。去年,苹果公布的iPhone年度应用第一名Instagram快速形成了一个活跃的图片社区,从而吸引了国内不少效仿者。遗憾的是,国内的应用多停留在“滤镜时代”,而在“社区化”上却难有建树。而纯粹的拍照增强类应用可能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操作系统本身的拍照和图片编辑功能会越来越强大,如果没有核心的图像处理技术,就很难立足。 个性化聚合阅读 阅读是智能终端不可或缺的重要应用,自然也吸引了无数开发者的目光。于是从Zaker、微精、酷云、鲜果,到网易阅读、腾讯爱看、新浪视野,应用商店里阅读应用一抓一大把。本质上,这类应用就是将人们的阅读源集合起来,个性化地定义自己要读的东西,或许还可以得到符合自己口味的内容推荐,然后以杂志化的方式呈现。这样的话,每个人读到的新闻就不一样了,而且版式更好看,比如我们可以同时订阅新浪科技、网易汽车和凤凰财经。但是这其实是RSS阅读的平民化,注重效率的人依然会使用RSS阅读器,对于大部分用户而言,一个新闻客户端加上一个微博客户端就足以。Flipboard的最大创新之一是将Web内容的展现形式变成对于触摸屏用户更加友好的“杂志化”版式,不过Flipboard目前仅仅是“一页杂志”而不是“一本杂志”,也就是说,它意识到了排版的优化,却没有解决内容的重要性排序和翻页的效率问题。 在资讯大爆炸的时代,对于信息的过滤和获取还有很多可以创新的方向。仅仅将各个网站的内容聚合起来相对简单,困难的是如何对这些内容进行重要性评级,然后实现精准地个性化推荐,最终形成一个良性的阅读社区。 生活服务 只有当互联网成为真实世界的延伸时,它才会真正变得有趣、有意义,移动终端设备的爆发性增长为开发者带来了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前所未有的直接机会。生活服务类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目前处在百花齐放的初级阶段,包括美食、电影、购物、旅游出行和健康等方面都有很多的创新应用出现。不过,生活服务类的应用比拼的终究是“服务”,技术的创新是第二位的,初创企业没有几年的积累就不太容易拓展。例如生活服务领域的领头羊之一大众点评网,靠的是多年来的用户和商家服务积累,当移动互联网爆发时顺势而为,成为O2O(Online to Offline,即从线上到线下)本地吃喝玩乐平台。因此,创业者不妨从一个细分领域进行突破,例如专注于商旅服务的航班管家和专注于优惠券的布丁移动。 游戏:另一个世界 之前刻意没有提到APP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别——游戏,主要是因为与非游戏应用相比游戏太重要,也太特别了。曾经有业内人士调侃过,其实iPad就是一台游戏机,这一点从目前的APP下载数量也可以得到证明。 几乎所有的应用都能算作工具,而工具只要有一个好用的就行了。游戏就不太一样,一款游戏玩家很快就玩腻了,通常普通的游戏生命周期很少有超过一年的,人们对于新游戏的需求量非常大。所以将一个好的游戏创意做成APP之后,通过免费的限制版进行推广然后对于全功能版进行收费、游戏免费而通过道具收费、直接做免费版然后靠广告赚钱等都是非常成熟的方案,好游戏不愁盈利压力。当然,这是理想的情况,其面临的问题我们将在下文中提及。 困难与挑战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虽然朝气蓬勃,但对于开发者而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不小。首先,国内的整个知识产权环境较差。一方面,开发者的创意很快就会被抄袭。例如Zynga收购Draw Something这件事,在国内很可能变成Zynga同样做一个与Draw Something玩法相似的东西。另一方面,用户付费习惯尚未形成,破解应用仍然是常态,开发者的收入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其次,是操作系统平台的选择问题。iOS的SDK更加完备,用户付费意愿更高,但App Store的审核更严格。Android的用户量更大,Android市场的审核更轻松,但是没有形成良好的付费机制,主要靠广告盈利。第三是应用商店的刷排名问题,由于各个平台的应用数量巨大,不少应用开发商为了突出自己的产品,冒着风险选择刷排名的推广方式,使自己的产品进入App Store的排行榜,不时引发媒体的指责和市场的处罚。 不仅如此,以上的问题还往往互相关联出现,给很多开发者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不过,最致命的问题还是盈利模式。原则上,如同一个网站有足够的流量和用户就会有前途,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只要一款应用有足够的下载量就可能盈利。但实际上,除了游戏之外,大多数创业团队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仍然在“撒钱圈用户”的过程中苦苦挣扎,难以获得商业回报。 虽然困难重重,但对移动互联网的创业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2012年,将会进入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之年,一切都方兴未艾。几乎所有的数字领域都面临着一次重大的转型,随着近场通信、手机支付、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市场蕴藏的机会将越来越多。 开发者应该把握好移动设备的特点和时机,做好技术积累和服务积累,在产品的快速迭代中,继续逐梦、继续驰骋。因为,我们的手机和平板电脑还不够智能不够神奇,甚至不够好用。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