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产业观察 > 智能电视的狂欢

智能电视的狂欢


《新营销》2011年第6期, 2011-06-21, 访问人数: 2486


7 上页:第 1 页

彩电行业的多维度视角
  

  ■文/本刊记者于文 谢文心 综合报道  

  金荣夏:内容为王

  凡是智能电视都会集成几个基本功能,首先这个电视要能看电视。三星有自信提供最好的高清解决方案,包括屏幕的质量。还有实现VOD视频在线播放,从被动地看电视到主动地看电视。也就是说,谁提供的内容最多,消费者就最高兴。另外就是电视网络搜索,最后就是移动商店。消费者在家庭娱乐中心不仅仅是看视频,而且可以下载一些他们喜欢的、适合全家人或者和朋友们共同分享的内容。最近,只有6家公司得到了广电总局在这方面的许可。几家公司提供的视频内容是基本一样的,通过和他们合作可以提供视频服务。但是,除此之外还可以带给消费者哪些方面的内容,这才是三星和其他品牌的主要不同之处。

  所以,首先要发现最适合中国消费者的服务内容,另外把三星向全球提供的服务进行本地化,连同3D服务一起提供给消费者。三星的家电设备都可以通过设备共享来提高智能体验,所以我们不仅仅是卖一台电视,而是把家电共享服务的概念带给所有消费者。早在2002年我们就已经提供了智能化应用服务。三星智能应用商店支持所有的技术平台,包括Android和Windows。预计到今年年底,三星中国移动商店的下载次数可以超过1亿次,可以提供超过1万种以上的内容。另外,三星拥有自主研发能力,有很完善的供应链,很多关键器件三星都可以自主生产,确保了三星在产品质量方面和竞争对手有所区别。  

  周厚健:

  不做智能电视只有死路一条

  不少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后都觉得其智能化程度与想象中的有很大差距,很多媒体也对智能电视发出了质疑。目前智能电视在全球还处于成长初期,甚至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不要对智能电视太悲观,随着无线互联互通技术的快速发展,两三年内智能电视就能够成熟,并进入普及期。

  不做智能电视的彩电厂家,今后只能沦为制造彩电的加工厂,而未来彩电企业之间的比拼,将集中在如何贴近消费者的需求、渠道及企业文化的比拼上。虽然智能时代挤进去面临困惑,但停下来肯定是死路一条。

  海信智能化的核心是加强海信独特的智能多媒体运营平台以及智能商店建设,以期提高服务在海信硬件产业中的收入比重。在智能革命到来之时,创新文化将显得更为重要。市场竞争的重点已经不再是以往单纯的终端硬件竞争,应用与服务和用户体验成为核心。我们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电视机制造这个“基因”和地处山东青岛的地域局限。因此,海信已经把研发团队布局到了美国和欧洲。

   电视正在快速地从传统意义上的电视向人机互动型终端演化。尽管海信旗下的产品可以实现多屏互动,可以互通互联而实现无缝链接,但国内不同品牌之间的设备因为传输协议不一致很难兼容,这将大大限制消费者的选择。行业生态环境是我们面临的又一大挑战。  

  李东生:

  3D与智能是未来电视的发展方向

  当下各彩电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智能电视产品,但何为智能电视并未有明确定义。智能电视应该具有四点特征:1.通过应用程序商店实现电视功能的可扩展性,并有互动的商业模式。2.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如语音、触摸、手势等。3.创新的用户界面和体验。4.有计算和存储功能的控制芯片。

  智能电视应具有智能应用软件平台、智能人机操作系统、智能浏览、智能语音识别系统、智能多媒体娱乐等功能的电视,而且能够在线升级系统。从外观上,它看起来是一台电视,实际上更像一台能够链接数字电视天线的平板电脑,从它身上我们能够更直观地畅想三网融合后的未来生活。

  从整个产品技术发展的趋势看,电视产品最重点的两个方向是3D电视和智能电视。随着3D技术的成熟,我相信未来3D电视会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家庭的选择,因为3D电视可以收看非常高清的电视节目,未来3D的娱乐节目将会越来越多。智能电视是在网络电视技术上进一步发展的产品,智能电视有更强大的网络服务功能和互动功能,而且能够给消费者提供很多电视节目内容以外的增值服务。我相信智能电视今后会越来越多地渗入到我们每一个家庭的生活中。  

  杨东文:

  彩电企业必须建立生态链

  智能电视是互联网电视的升级,是指能联通互联网,搭载操作系统,内置开放式平台,支持多媒体应用,且能安装、卸载第三方应用程序从而扩充式增加应用功能,像智能手机一样的电视的总称。

  在电子行业,PC是Windows系统一统天下,手机操作系统有塞班、WP7、苹果的ios和谷歌的Android。而在电视操作系统的选择上,创维选择Android系统主要因为其是开源的,而且其应用商店软件已经达到20万。开发者只要把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的Android程序做小小的修改,就能把这些程序应用在电视上,非常简便。

  尽管目前国内外多个彩电厂商都高调出击智能电视领域,但今年仍只是智能电视的推广年,智能电视的普及除价格因素外,还会涉及家电企业商业模式和内容管控模式等多重因素的交叉。智能电视并不仅仅是一款单一的终端显示产品,而是一个系统解决方案。牵涉到与操作系统的厂商、芯片处理企业以及内容平台等多方融合,可以说彩电厂商要力推智能电视,将从单纯的硬件产品销售转变为产品与内容服务并举,从销售电视转变为联合内容提供商共同发展。智能电视多元融合的发展趋势,势必要求我们彩电厂商进行跨界发展。

  此外,今年所有的电视厂商一窝蜂上智能电视,但都没有相应的显示标准进行规划和管控,希望监管部门及时跟进,制定统一的标准,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智能电视带来的娱乐新体验。  

  陆刃波:

  伪智能电视伤害了消费者的积极性

  彩电产品未来的发展必定是趋于智能化,尤其是在4C融合、三屏合一的趋势下,电视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IT化成为顺应消费需求的重要趋势。电视机也已不再是固定电视节目的播放终端,而已经演变成为家庭多媒体信息获取中心,这意味着彩电业单纯以产品为竞争筹码的游戏规则已经结束,未来彩电业的竞争必然是小前台、大后台的竞争格局,前台是建立在产品硬件基础上的终端设备,而后台则是包括软件、内容等更宽泛的运营平台体系。

  企业在未完善液晶全产业链的情况下,无论是智能还是3D,归根结底是技术水平的竞争,而三星将是这场竞争最大的赢家,因为三星几乎垄断了中高端电视的液晶面板业务。智能电视的出现让国产品牌找到“曲线救国”的救命稻草,互联网电视的应用集中于影视内容,不可避免存在一些盗版等问题。

  同企业高涨的热情相比,消费者对智能电视的态度相对冷淡,其中不仅有对智能电视的认知不足,更与智能电视市场伪智能泛滥、损伤消费者的消费积极性有关。目前国内市场上的许多智能电视,与以往的互联网电视差别不大,真正的智能电视至少要具备三个功能:智能平台、智能应用和智能操控。随着智能互联网电视的推出,用户将由单向的“看电视”时代进入崭新的智能化“玩电视”时代。  

  刘步尘:

  智能与3D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优势

  智能电视实际上就是2009年国内彩电企业力推的互联网电视升级版。互联网电视经过2009年一年的推广之后,销售状况并不理想,所以国内企业几乎都放弃了。2010年中国企业彩电制造能力大幅度下降,这与2009年彩电企业重点推进互联网电视有很大关系。既然互联网电视不能改变中国彩电企业的生存状况,不能为国内彩电企业增加盈利,那么智能电视就可以吗?当然不能。

  智能电视是基于互联网的电视,而互联网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电脑而不是电视来实现的。智能电视只是为电视增加了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的功能,从本质上讲,与卡拉OK电视是相同的。例如,创维曾推出过一款有KTV功能的电视,唱歌只是电视的辅助功能。同样,智能和互联网也是电视的辅助功能。

  智能电视与消费者互动的意义也不大,数字电视本身就可以实现与消费者互动的功能。虽然目前智能电视在中国很热,但智能电视和互联网电视都不代表未来发展的方向,电视发展的真正方向是3D电视。中国彩电企业不要错误地判断彩电行业的发展方向,不要把辅助的功能当作主流功能去推广,要认清主流功能是3D,这样才不会走弯路。若盲目地着重发展智能电视,两三年之后还要回到3D电视上去发展。

  当然,目前3D电视正处于发展阶段,也有不足之处。首先3D电视技术不是很成熟,有时还要带特殊的眼镜。其次,3D电视对人们眼睛的伤害比较大,观看超过20分钟可能会眼痛。裸眼3D肯定是终极发展目标。估计未来几年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相信三五年之后3D电视会健康、稳步地发展。

  我们知道,无论是智能电视还是3D电视,专利都不在中国。3D电视的发明者是索尼,智能电视的创始者是英特尔、谷歌、微软。中国企业借助3D、智能电视的概念都只是“概念营销From EMKT.com.cn”。中国彩电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喜好,生产的3D、智能电视都要向国外企业交专利使用费。因为要受制于人,很难预测这些技术能为中国彩电企业增加多少竞争力。 

  例如,三星2010年全球销售电视4000万台,中国企业最多的不超过1500万台。三星集团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企业,其收入最高的分支是三星电子。2010年,三星电子在全球实现的销售额超过1400亿美元。中国家电企业销售额最高的是海尔集团,200多亿美元,比三星电子少很多。三星集团的企业实力、技术研发能力及平台拉动能力是很强的。

三星智能电视:技术驱动品牌营销
  

  ■文/本刊记者闫芬 于文 发自北京  

  作为客厅里最重要的生活元素之一,电视曾是内容提供商和广告商的必争之地,然而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新一代的年轻人渐渐远离电视。年轻人宁可在书房里通过电脑主动寻找内容,而不喜欢在客厅按动遥控器、被动地接受有限的节目。网络电视、电影网站Netflix、Hulu以及Youtube、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的快速崛起,正在不断挤压和颠覆传统的电视,客厅正在渐渐失去家庭娱乐中心的地位。当众多企业在移动领域混战的时候,以三星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企业正在进行一场家电产业的大变革。而变革的关键词就是开发者。“三星将使电视重新成为消费者娱乐体验的核心。”当三星映像显示事业部总裁尹富根说出这番豪言的时候,谁都没有将这句话当成一句玩笑,因为技术上的绝对优势足以让三星领导一场革命。

  作为从TFT LCD转向LED领域发展最为快速的国际厂商,三星也是在LED领域布局最为完善的厂商。目前,三星在LED发光二极管产能方面领先优势明显,三星生产的LED发光二极管不仅仅应用在电视、显示器等产品上,还大量应用于节能环保的新兴照明设备中。凭借技术上的优势,三星成为在国内市场第一个推广智能电视的国际品牌,并将自己定位于行业领导者。三星预计自己旗下的Smart TV系列产品将占2011年全球3000万台智能电视总销量中的1200万台,即占全球智能电视市场份额的40%。让三星如此自信的,是一款名叫LED D8000的智能电视,这款产品为2011年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CES)的获奖产品。作为三星旗舰款的智能电视,LED D8000承袭了三星电视卓越尖端的技术和应用,审视其技术特性,也许能管窥智能电视未来的发展趋势:

  1.采用了全新的超窄边框设计(One Design),边框宽度仅为0.2英寸(约5mm),成功地缩小了80%的电视边框。

  2.首次采用局域控光(Micro Dimming)技术,呈现出色彩纯净、栩栩如生的画面。英国最受欢迎的音像杂志《What Hi Fi Sound & Vision》对它的评价是:它比以往我们看到的所有图像显示更清晰、更干净、更逼真。

  3.采用了最主流的主动快门式3D技术和先进的3D峰值控制算法,能够提供更完美的2D画质和更有层次的3D景深,而且还可以节能15%。而3D音效增强技术(3D Sound)可以实现声音和视频同步,通过提高画面刷新率和精细背光扫描技术减少串扰,使得3D画质得到显著提升,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

  4.三星独家开发出2D转3D技术,用户能轻松实现2D画面到3D影像的实时转换,虽然转换后的影像画面无法媲美3D片源的立体效果,但仍弥补了3D片源不足的遗憾。

  5.智能应用中心(Smart Hub),将网络内容、Apps应用程序、All Share无线共享内容、电视频道列表等所有内容集中在一起,以图标形式整合到一个界面中,方便用户轻松找到所需要的内容。智能应用中心内置三星网络浏览器(Web Browser),可以自由上网。

  6.创建了全球首个基于高清电视平台的智能应用程序商店(Samsung Apps),在全球已经有2000个应用程序,在中国的应用程序也从去年的30个扩充到100个,用户可以随时自由安装卸载应用程序。预计今年年底其应用程序的下载数将达到1亿。

  7.内置新浪微博,同时可以轻松浏览新浪网的互联网资讯和其他娱乐内容。

  NPD和GFK的市场调查数据表明,今年第一季度三星电子3D电视在北美和欧洲市场的占有率分别为48.8%和49.9%,位居第一。据此测算,三星登上全球智能电视的头把交椅并无悬念。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接受《新营销》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台电视,液晶面板的成本占到其中的60%”,而全球彩电企业大多采用三星等厂家的技术和面板。技术上的绝对优势让三星拥有市场主动权,对国产彩电企业来说,没有独立生产研发液晶面板的能力,始终将难以突破智能电视的技术瓶颈。

  “国内彩电厂家与三星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三星、谷歌可以在前期做大幅度投入,而中国企业普遍没有一个通盘的考虑,以至于它们无法预测几年以后产业的发展方向。”家电专家王勇说。三星生产TFT LCD面板,早在1998年就做到了全球第一,而由三星主导、三星和索尼共同出资建立的S-LCD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液晶电视面板生产商。至于三星的产品价格是否会影响其销售,家电行业资深专家刘步尘认为,所谓价格优势不是绝对的,三星的品牌形象和产品品质都高于国内企业,价钱高是正常的。“三星无论做3D电视还是做智能电视,其水平在全球都是处于领先地位的。三星此次推出‘三星3D智能电视’,既有3D电视功能又有智能电视功能,满足了消费者的细分需求,抢占了市场先机。基于自己的平台优势,三星肯定会在近期发力营销。”刘步尘说。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7篇)
*智能电视的市场机会 (2012-06-01, 《新营销》2012年第5期,作者:彭甜甜)
*智能电视遭遇安全拷问 (2011-11-28, 《中国企业报·消费电子周刊》,作者:许意强)
*三大巨头抱团谋智能电视天下 (2011-08-19, 《中国企业报·消费电子周刊》,作者:丛健、许意强)
*智能电视掀速成风暴 未来成败在用户体验 (2011-04-11, 《中国企业报·消费电子周刊》,作者:丛健、康源)
*智能电视力压3D 普及应循序渐进 (2011-01-25, 《中国企业报·消费电子周刊》,作者:丛健、康源)
*外资智能电视入华面临两大挑战 (2011-01-19, 《中国企业报·消费电子周刊》,作者:丛健、康源)
*中国企业强势启动智能电视 (2010-11-03, 《中国企业报·消费电子周刊》,作者:许意强)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7-07 05:2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