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产业观察 > 30年沉浮 洋家电仍为中国导师

30年沉浮 洋家电仍为中国导师


《中国企业报·消费电子周刊》, 2011-05-26, 作者: 许意强, 访问人数: 2133


7 上页:第 1 页

  模式摸索

  表面上风光无限的洋家电,在中国市场的30年间也是历经政策、市场风云变幻的多轮磨练,在经历了合资、独资的多轮尝试后,最终走向了一条“主体独资经营,品牌走上去、市场走下去、营销From EMKT.com.cn贴上去”的发展道路。

  据悉,洋家电在中国的投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978—1985年间主要在深圳等四个特区投资发展,1986—1991年则是在沿海城市的开放投资,1992—2001年从沿海城市向内陆省市进行开放后引发的投资,2002年中国加入WTO后则是全国全方位的立体化开放形成了新一轮的洋家电独资热潮。

  最早进入中国的日本企业受政策限制,多采取与中国各地企业进行合资运营的方式,此后韩美欧等企业进入中国后,也都面临着国内家电企业合资经营的发展初级阶段。自2002年中国加入WTO后,洋家电的合资经营独资化步伐全面加速,一批日资、欧资企业纷纷率先在中国市场上掀起独资化热潮,LG为了表明对中国作为“另一个本土化市场”的重视,甚至还在北京建立了LG双子星大厦。洋家电的独资化也加速了上述企业纷纷将全球或亚洲的制造中心、研发中心等纷纷搬迁至中国的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

  事实证明,过去20年间外资企业的合资化,特别是在国内企业的合资运营并未给自身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帮助,反而加速了一些洋家电企业在中国市场的退出步伐。惠而浦与雪花的合资冰箱项目、与水仙的合资洗衣机项目,LG与春兰的冰箱项目、LG与熊猫电视机项目,美泰克与荣事达的洗衣机项目,三星与香雪海,伊莱克斯与中意的冰箱项目、与万宝的空调项目以及西门子与扬子的冰箱项目、与小天鹅的洗衣机项目,松下与小天鹅的冰箱项目,索尼与上广电的电视机项目,或直接以失败方式退出,或以外资的全面控股得以保留,给洋家电在中国的合资化运营道路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经历了合资期的市场摸索后,不同国家的洋家电在企业文化、管理思路、竞争策略等方面,最终找到了与中国家电市场相匹配的最佳解决方案,最终在独资化运营过程中在中国市场上形成了独特的战略布局和竞争体系。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3篇)
*洋方糖试图融入中国茶 洋家电大玩平衡术 (2011-07-07, 《中国企业报·消费电子周刊》,作者:许意强)
*召回条例缺位 洋家电钻漏洞只召不赔 (2011-06-13, 《中国企业报·消费电子周刊》,作者:许意强)
*漠视中国消费者 洋家电频陷质量门 (2011-06-02, 《中国企业报·消费电子周刊》,作者:许意强)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5-02 05: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