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品牌经纬 > “品类”还是“品牌”,哪一个重要?

“品类”还是“品牌”,哪一个重要?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10-01-15, 作者: 蒋军, 访问人数: 5383


7 上页:第 1 页

  打造一个定位,就能畅行无阻?不想再分析什么系统和流程了,讲多了也觉得无聊。大家经常说王老吉的案例,说是定位的成功,在“总结”出来这个经典的案例之前,王老吉已经畅销大部分省份了。就算是定位的成功,接下来还得进行大量的广告宣传、人员促销、建立销售组织,进行销售渠道、终端的管理,所以说定位“超越”了科特勒营销理论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至于说郎咸平先生的6+1理论是基于产业链的,所涵盖的对象大部分是制造业,如果这方面也要用定位理论要套,那也就泛泛而谈,将定位变成“跑位”,跳出了定位的本源了。  

  郎咸平先生可能并不是要否定品牌战略论,站在制造业的中国目前现实状态提出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从制造转变为设计和其他环节,以把握不同行业的本质,摆脱代工的现状。  

  如东莞制造业的现状,大家都心知肚明,每一个工厂都可以用定位来塑造自身品牌了,都可以打造消费者心智中的新品类吗?显然不可能做到的,而郎咸平只是指出了最有可能改观的产业链整合,相比每个工厂建立强大的品牌更加有效,更加把握他说的“行业本质”。  

  至于具体的操作和可执行性,问题提出来了,总比盲目得全部工厂都走“品牌化”之路要好。多一个方向不好吗?  

  为什么ITAT会倒闭,很大一部分原因不是因为没有品牌战略,没有定位,这些在欧通国的谈话中显现无疑,但最后还是上市无望,在一场圈钱的闹剧中消亡了。最大的原因是:在整条服装产业链上,最核心的设计、生产到终端的过程ITAT没有,完全掌握在别人手上,而中国服装企业新品上市周期要160天,怎么会不死呢?  

  看看我们周围的中档服装品牌,活得最好的,并不是那些知名企业,而是从设计、加工到上市,时间很短的企业(时尚中档服饰的本质,产品开发更新要快,郎咸平的观点,是笔者认同的)。这里只是简单举一个例子,说明不同的行业最重要的东西是不同的。我们不是不需要品类战略,不是不需要定位,但你总得要活下来去,以最小的成本找到目前最适合你的发展方式。

  如果什么都要品类战略,我想,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早就荡然无存了,因为很大没有牌子的产品在里面悄然流动,一夜之间“飞向”世界各地,你还真搞不懂这个市场居然有这种能力。  

  为什么要“你死我活”,门派就那么重要吗?这也许是中国人的典型性格吧。但看看中国武术的历史就大概知道了原因。中国武术的流派很多,数不胜数,但大多是内部循环,不外传,所以各门派的功夫是一代不如一代,以至于失传了。李小龙,这个黄皮肤的中国人,却没有这种狭隘观念,抛弃门第、流派之嫌,融会贯通,发展了融合各家武术精华的“截拳道”, 也没见的他说要取代哪一个拳法或流派,尽管李小龙早逝,但其影响力依然是华人在国际上首屈一指的。  

  世界发展的趋势肯定是融合的,尽管你看到小国家越来越多,但他们都是被融合甚至同化了,他们的习惯、语言都是被融合的结果。要不融合,要不就是消亡,适应不了就消失,再怎么保护也保护不了。

  没必要花那么多心思争论谁的理论正确,“黑猫白猫能捉住老鼠就是好猫”,笔者自己也经营店铺,也用定位理论和品类思维来进行思考和运营,这个笔者绝对不会“死要面子,不认账”,但也不会“糊涂”到单纯为了品牌战略、品类战略而放弃产品设计和开发——缩短新品上市期。  

  你问我,品牌重要吗?我告诉你:重要,很重要。但我还要告诉你:相对于上千种的时尚小物件,每周、每月的更新速度比单纯的品牌塑造还要重要,你信吗?因为对于时尚的中档产品(小件饰物)而言,消费者要不断的重复购买,所以款式要不断改变或更新,否则下次回头客就不再购买,你想,买来买去一样的,你还会再买吗?所以,比那个固定墙上的品牌或者消费者心中的品类,缩短新品上市期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如果一定要“分化”那么多的不同品类,消费者要能一一分清,并记住数百种种产品,显然不可能的。所以说,一定是形成店面的品牌规范,但最最重要的是:产品系列要力争每半月或者每月进行更新。  

  只要是自成体系,对中国的营销界有指导和实践的意义,我们就有存在的价值,抛弃那么“陈腐”的门第观念吧。实际上,很多东西包括理论都是相互联系和依存的,并不是独门独派或一件“暗器”,“突兀”的一闪就克敌制胜了。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看得更远,而不是把“巨人”压垮。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jj001001@12.com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2篇)
*品类战略不是吹泡泡 (2010-01-13, 《新营销》,作者:侯惪夫)
*品类战略与中国品牌 (2009-12-03, 《销售与市场》2009年第12期,作者:艾•里斯、劳拉•里斯)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7-05 05: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