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12》的启示:用“大营销观”看销售工作 7 上页:第 1 页 其次,在清晰了“存在”的基础之下,我们再谈谈“境界”(请允许笔者这么说),专注于业绩没有错,但仅仅局限在这里面打转,一旦达不到目标或为了达到短期目标而不择手段,夜不能寐反而产生迷茫、疑惑、失落、压抑。其实,要真正在某一个行业干出一点成绩真的需要有某种“境界”的。 记得很多年前,在电视上看到一个擦鞋匠,这位仁兄把这个工作当成了一种享受,擦得眉飞色舞、如痴如醉,被媒体称为:擦鞋交响曲。而慕名而来的擦鞋的人络绎不绝,甚至还要排队擦鞋。这并不是被媒体报道之后的景象,而是形成了如此奇观之后,媒体才报道的。 从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出,如果这位擦鞋匠每天都想着要用什么劣质鞋油给人擦皮鞋以节约多少成本,或者今天不擦20双鞋子不回家吃饭,会有很好的效果吗?当然不会了,因为他在不自觉中运用了“大营销”的思维:喜欢了、爱好了,就能看得长远了,也干得出色了!! 很多销售人员,仅仅将工作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过的很辛苦、很累。每天在去上班的路上忧心忡忡----今天该不会碰到什么难缠的人或事情吧?!任务完不成是铁定的了,还要不要努力去做!跟某个上司关系不好,总被穿小鞋,不想干了•••••• 凡此种种,造成了员工、公司、客户的利益完全背离,各自占到对立的一方,自说自话。 从公司的角度而言,当然也有很多责任,按照目前的市场化程度,就算是一流的中国快销品企业,相对来说市场化程度也很高了,但跟发达国家的近百余年企业和数十年营销发展来看,还落后很远。迫于竞争和生存的压力,往往是为了短期利益不顾长远的发展,导致销售人员业绩压力过大。 很多企业的口号和文化就是:业绩第一、不要告诉我过程,我只要结果。难道企业管理者和高层不知道不要过程,只要结果的危害吗?当然不是,而是形势所迫。公司绝对的业绩导向,造成业务人员不管市场和客户死活,就能不难想象了----自己都活不了啦,还管公司和客户?最后就造成相互的不信任和敌视,恶行循环。 我们时不时在啤酒销售旺季见到厂家的促销小姐和业务人员为了争夺某个餐馆或夜市的促销权而大打出手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就是业绩为王、业绩就是“尊严”的一个缩影。 销售人员每天面临的人或者事可变性很大,每天都在经历的事情、所处理的事件都将面临很多质疑和压力。这就需要销售人员有更加理性和韧性的精神性格,特别是要有长远的、放眼更广阔前景的气度和气质。否则,当在自己每个月、每周、每天都处于业绩压力之下而无法纾解,那么,销售工作就成了一种痛苦的深渊。 电影2012中,世界末日要来临的时候,你的大脑里会展现什么?是一个好工作,一所好房子?还是其他什么呢? 笔者的感受是:在此之前做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成绩?个人总是渺小的,只要你尽力了,找到了喜欢做的事情、擅长做的事情,为家人、周围的人做了一点值得他们感激的事情就够了。至于业绩,在完成上述事情的基础之下,就顺其自然吧。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jj001001@12.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