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中国有那么奢侈吗? 7 上页:第 1 页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奢侈品市场上悲观情绪蔓延。据悉,今年一季度,欧洲四大奢侈品集团公布的业绩全都大幅下滑,拥有LV品牌的PPR集团,以及CD、圣罗兰等品牌,营业额下降了5%~10%。与此相反,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却生机勃勃,今年一季度,中国境内的奢侈品消费依然保持了15%~25%的增长。据奢侈品协会最近公布的报告,截至今年1月底,中国奢侈品消费以86亿美元、市场占有率25%,首次超过美国,位居日本之后,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 各大奢侈品品牌显然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为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今年以来,它们展开了新一轮的拓展和扩张。陈颂文说:“在中国,二级城市的奢侈品消费力量强大,显示了其潜力,其中杭州有17家意大利奢侈品品牌进驻,成都有11家,相比于北京的74家及上海的59家,它们的增长率惊人。” “把中国内地放到世界背景中,其实国际潮流始终在影响中国社会。中国和世界的奢侈品消费走势,是两条曲线,一个从低往高攀升,一个从高向下跌落,终于在21世纪有了交叉,对比来看,非常有意味。目前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容量为50亿欧元左右(不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过去几年的平均增长率为25%。中国在2014年或者2015年将会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陈颂文说。 奢侈品消费过于盲从 对于中国奢侈品消费的爆发性增长,也许有人会惊讶地说:“中国有那么奢侈吗?”事实上,在奢侈品的购买群体中,除了高收入人群外,还有一些不具有充分消费能力的人也开始靠近奢侈品求购者行列,透支消费。” 上海市民张小姐今年25岁,在一家外企做会计,每月工资加奖金加在一起也就3000多元,但她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奢侈品追求者,一个名牌包要花掉她两三个月的工资,但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她宁肯省吃俭用也要用名牌包。问及为什么买名牌包,张小姐说:“觉得挺好看,也是身份的象征,我的很多同事都背LV、Gucci的包。”如此一来,张小姐只好在其他方面“节省一些”。 背LV包挤公交车,这样的情景在许多大城市的街头并不鲜见。欧阳坤说:“咱们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可以称之为心理消费和面子消费。中国人消费奢侈品不一定认为它凭什么或者为什么这么贵,因为它很高端,牌子很大,那么用它会很有身份感,提高身份,所以会去购买。不像欧美国家消费者的心理,买这种东西是出于自己真正的需要。” 傅彦认为:“比较而言,西方消费者重视享乐体验,东方消费者更重视公共场合的象征意义。西方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更加看重奢华品牌的历史和传统文化,而东方消费者更看重奢华品牌的社会地位认同感。中国奢侈品消费者总体上倾向于追逐大品牌,而不是看重个性化的设计风格或者独特的品牌理念。” 而陈颂文认为:“除了中国奢侈品消费者认为奢侈品代表社会地位、成功及品位外,中国礼尚往来的‘送礼’文化也拉动了奢侈品的购买力,使得这个市场成为男性主导的市场,男性主要是出于商业目的购买奢侈品。” 大正市场研究有限公司通过研究发现,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品类的认知和实际消费方向比较有限,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服饰、烟酒等方面,而对于休闲、生活方式等品类(如奢华旅游,奢华运动中的游艇出海/高尔夫/马术、高级房产、高级金融服务等)的认知和消费相对少得多。中国自己的“顶级”品牌和真正的“奢侈”品牌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 世界奢侈品协会公布的调查结果中有一个数据特别引人关注:欧美国家奢侈品消费主力为40岁至70岁的中产阶层;而在中国,消费奢侈品的主力则是那些平均月收入为5000元至5万元、年龄在20岁至40岁的高学历人群。 谈及中国奢侈品消费人群的特征,傅彦指出:“中国奢侈品消费者主要来自于新富阶层,他们富的时间都不长,主要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富起来的,其中包括有政府背景的官商、民营企业家、风险投资捧出来的IT精英、当红艺人、金融弄潮儿、个人房产投资者和其他上流社会人士等,他们大多是在90年代社会完全开放后才了解和接触奢侈品的。由于中国老年人当年接受的教育是勤劳俭朴,所以目前中国奢侈品消费群体总体年龄要比西方发达国家低一些。” 对于中国奢侈品消费人群的结构变化,傅彦表示:“从人群结构来看,只要是短期内出现经济超速发展的国家(比如金砖四国),势必会造就一大群拥有巨量财富的消费者,他们处于社会顶端,成为奢侈品的核心消费人群。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比如商业贸易、房地产、证券市场等,原来老老实实的‘中层群体’的财富正在不断增加,他们越来越接近于奢侈品的目标消费人群。例如,越来越多的中产阶层人士拥有几瓶Dior香水、几条HERMES围巾,开着宝马3系四处游荡。因此,在中国,奢侈品消费群体变得越来越复杂了。” “中国奢侈品消费者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真正接受奢侈品消费观念,比如,奢侈品是个性化的、有内涵的、尊贵定制的,而不是立等可取的,也不是有钱就可以买到的。这一点只能随着知识教育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傅彦说。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