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多重产业影响下的服饰品牌行业 7 上页:第 1 页 房地产业 应该讲,服装品牌业的发展与房地产业的发展从开始之时就是个双生子。开店需要店铺,店铺即是房地产,无论是街边的商铺、商场的商业地产还是中小公司办公所用的商住楼。过往服装品牌界所涉及的地产业更多的是租用或与其进行合作,而在今天我们的服装企业已经开始直接进行房地产行业,成为了“操盘手”。 企业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而存在的,因此哪里赚钱去哪里是企业的经营目标。服装品牌企业进入房地产业虽说目的相同,但路子却各有不同。大致说来可分为两种:商业地产的开发和商业店铺的收购。 商业地产的开发我们可以看看宝姿(国际)控制下的“巴黎春天百货”。从一家从事服装加工的生产型企业走出来,到创建宝姿男女装品牌,再至代理BMW和F1,宝姿(国际)在服装品牌化经营方面应该说是国内品牌经营企业的代表。当品牌资本发展到一定规模之时,利用其在海外上市所募集到的资金进行商业资本发展就成为了宝姿(国际)的另一条经营模式。“巴黎春天百化”近两年在国内开始密集收购商业卖场,无论是在厦门本地开发的百货卖场还是通过收购的方式获得北京赛物商场、青岛海信广场控制权,或是利用资本进入“美美百货”进而完成“巴黎春天百货”的变更,我们可以完整的看到一个产品品牌向商业品牌的经营转变之路。在所有的“巴黎春天百货”中,宝姿(国际)所经营的品牌在位置和面积大小上一定是最为优秀的,这也为他们的自品牌创造了良好的商业环境。 而商业店铺的收购则久已远之,雅戈尔在1990年代便开始将原加盟和租用的店铺进行收购转变为完全的自有经营店铺,通过多年蚕食已在全国拥有千家店铺地产。最近的一个案例则又要提回美邦上市的未来计划,18亿的募集资金中的16亿便要投入到店铺所有权的购买之中,募集资金拟投资的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包括建设68家店铺,其中包括5家直营旗舰店、26家直营形象店、3家加盟旗舰店和34家战略加盟形象店。再结合他们近期推出的新品牌“ME&CITY”,我们可以看出美邦不仅仅是将原有品牌做大做强,而且通过自有店铺的经营与管理,可以更加方便的为新创品牌进行营销网络的铺设,在短时间内将资本投入品牌经营为利润产出品牌。 房地产业的投入是高密集资本的游戏,对于区域商业发展的判断、企业未来经营实力的判断以及社会经济走向的判断都需要仔细观查与分析。 投资与并购 “大鱼吃小鱼”或“蛇吞象”的游戏在其它行业内屡见不鲜,在中国的服装业内还很少见。无论是谁吃谁或谁和谁合作,目的都很简单:大资本想获得新的利益增长渠道,小资本想获得更多的发展支持。对服装经理人也一样,自觉“身赋满身才”总想“卖予帝王家”,创业也需要资本来帮助。 资本的利益集团从服装业的角度来看可分为业内与业外两种。先不说国外的LVMH、PPR或国内的雅戈尔、杉杉这种多向投资的服装集团,就算那些满世界花钱的VC(风险投资)们也会让我们认识一段时间。PPG获得了TDF、JAFCOAsia、KPCB的投资,ITAT则有高盛、美林、蓝山等机构。这些VC们目的明确、行为简单,就是为了投资品牌上市,转身卖个好价钱。而2006年浙江的汉帛(中国)收购上市公司中国服装的股票成为主要股东,则是有点曲线上市的味道。2007年11月雅戈尔宣布以约1.2亿美元的现金价收购美国服装销售巨头KellwoodCompany旗下的香港子公司Smart Shirts(新马服饰)则被猜为与雅戈尔参与网络直销电子商务模式的传闻有关,或是利用新马服饰在美国的海外渠道绕开配额限制。看看,“投资=赚钱”的道理无论是用什么方法目的都是一样的。 被投资或被收购也不是一定是坏事,你在等钱用的时候,正有人在愁钱怎么花出去。2000年“上海滩(Shanghai Tan)”被历峰集团收购,除了女装又增加了男装和更年轻的系列。利用历峰的资金和海外渠道关系,2005年仅美国一地“上海滩”的销售就提高了50%,全球销售增长也达到了43%。《商业周刊》还预言,“上海滩”会成为中国的“香奈尔(Chanel)”。 因此,如何将你或你的企业优势扩大引得投资人青睐,或是帮助你的老板把钱花到收益最高的地方,这也是服装经理人需要增长的能力之一。 上边我们讲到了四个行业在服装业内的一些行为,以及这些行为服装业带来了哪些改变。在字里行间中,我们不难看到这些行业的介入都与资本有关,也可以说现在的服装品牌业已经进入了资本运作的时代。从企业的角度讲,这些资本关系与操作方法是很一个都希望做事并做成功的,对于我们大多数服装企业老板的素质与学识而言,他们需要优秀的经理人为他们打理与服务。 而对于我们的服装经理人而言,你所掌握的学识与观查并分析出来的结果能否有价值,这时就需要博闻广记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了。例如:CPI的上涨与服装销售有何关系?美国次贷危机对于中国消费的影响?中国股市的低迷会不会拖累服装品牌界?……服装品牌产业已不再是单一模式下的经营体,任何行业都有可能与服装业产生联系,而任何大型的社会、经济活动也同样会为服装消费带来波动。所谓的“预事而知”并不是神仙感言,那个人也许只是比你多看了几份报、多读了两本杂志,并且将信息与自己的工作内容产生了联系而已。 郑磊,原国家服装生产力促进中心研究员,曾任法国五联合时尚品牌规划机构高级品牌运营咨询顾问,独立培训讲师。长期以来,深入研究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多次服务于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内的品牌经营企业,参与品牌的战略发展规划以及营销管理的辅导工作。多次到浙江、福建、广东等纺织服装发达地区进行深入研究,并长期从事服饰品牌企业的品牌规划顾问及营销渠道管理的培训工作。联系方式:13671037815 E-mail:forbiddencity@26.net或登录http://www.leofashio.com进行详细了解。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