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产业观察 > 宁波民营经济的“晋阶之道”

宁波民营经济的“晋阶之道”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7-11-28, 作者: 冯洪江, 访问人数: 5410


7 上页:第 1 页

  背靠政府“梧桐树”

  民营企业催化下的混合经济让宁波经济受益匪浅。

  民营企业的初始形态主要是农村乡镇企业,这是由于改革初期,农村比城镇有较多的体制改革的先发优势。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企业进入城镇的多种限制逐步放松,使原先萌生于乡村的民营企业被逐渐吸入城镇体系之中。宁波市在这一变动当中,出现了“一村一品”或“一镇一业”的块状经济特色。目前,全市已有块状经济140多块,从业人员40万人,其中产值超亿元的有90多块,超5亿元的有10多块,占全省块状经济总数的45.75%。块状经济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带动了专业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如余姚的中国塑料城、鄞州的宁波轻纺城、慈溪周巷的中国食品城在全省及全国同类市场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块状经济的发展也使各县(市)区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如北仑的模具、灯具;奉化、鄞州的服装;余姚的塑料、水暖器材;慈溪的轴承、布料;象山、宁海的水产品等。

  宁波市民营企业在出口创汇方面也是成绩斐然。2006年底,全市上规模民营企业出口创汇总额695512万美元,较2005年增长了16.77%。在品牌创建方面,截止2006年底,宁波已拥有中国名牌44个,中国驰名商标37个。在技术创新方面,调查显示, 46.84%上规模民营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50%上规模民营企业获得专利;12.11%上规模民营企业获得国家、省级的科技进步奖或科学技术奖;并有48.42%上规模民营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早在2004年,宁波的所有县市都已挺进中国经济百强县(市)。慈溪的家电,余姚的塑料,象山的针织,宁海的模具,北仑的文具……宁波的产业集聚化向世人昭示了无限的生命力,在一定程度上,这要归功于当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北接上海、南联港台、东引日韩、西拓欧美”招商引资思路。宁波的民营企业大胆探索收购、兼并、股权转让、BOT等多种引资方式,加强外向合作,成为跨国公司的配套企业或战略合作者。在浙江,宁波是率先实施“以民引外、民外合壁”的引资战略的。目前,宁波的引资量超过全省总量的1/3,为全省最多;在贸易方面,宁波创造的外贸顺差和一般贸易出口额均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 

  民营经济在撑起宁波经济“经济大厦”的基础柱石的同时,也是宁波老百姓全面奔向小康的主力军。宁波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蓬勃发展,都离不开当地民营经济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近6年来,仅民营企业社会公益事业捐款就达1200多万元。高速发展的民营经济,既给宁波这座城市带来了活力和实力,也给宁波的老百姓带来了实惠。宁波民营经济对全市农村和农民收入贡献率达到90%以上,例如在就业方面,2006年度雅戈尔集团的员工人数就有28415人,还有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的28263人和奥克斯集团的14936人,这些数据都是民营企业已成为当地吸纳就业重要力量的最好注脚。

  为了实现民营企业更高层次的新飞跃,宁波市总结出了一条可操作性强的发展思路:以建设一批名园、培育一批名企、发展一批名品为载体,以推进技术创新为动力,推进民营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当前,民营企业要做的是主动适应国际贸易非关税壁垒增加的新趋势,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档次,提高应对国际贸易纠纷的能力水平;根据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新情况,调整出口策略,挖掘内部潜力,保持外贸出口的稳定增长。

  主动从市场经济中寻求嬗变

  在全国"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宁波的民营经济稳步发展,从拾遗补缺到半壁江山到三分天下有其二,成为宁波经济列车的主引擎之一。

  宁波市政府于2006年9月18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我市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重要意义、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政府对非公企业公共服务能力、加大对非公有经济金融、税收支持力度和切实改进等多个方面,为全市非公经济在下一阶段的健康发展和全面提升营造了良好的宏观导向与政策环境。

  除了当地政府积极作为,保证民营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实现公平竞争的时候,宁波民营企业为了在风云际幻、潮起浪涌的市场竞争中占一席之地,早早参省己身,主动探索企业的嬗变之道。

  民营企业在发展初期,往往不可避免的采用家族式管理的企业治理结构,这一点宁波的民营企业不外如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家族式企业主往往感到力不从心,从而使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值得庆幸的是,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宁波市上规模民营企业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正逐步向现代企业制度靠拢,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大多数上规模民营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企业重要事务的决策权不再单纯由个人把握,而是由董事会、股东大会集体讨论做出判断和决策,这使得企业各项重大事务的进行更为科学与合理。

  从总体上,宁波市民营企业的资产结构存在一定的失衡性,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的销售策略所引起,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导致大多数产品供大于求,使得企业在日常销售中不得不采取赊销、赊购、先货后款等迁就买方市场的营销From EMKT.com.cn策略,甚至由此引发的恶意拖欠和人为延付现象,久而久之便形成坏账和死账,使得企业缺乏能盘活的可用资金,这样就制约了企业的资金兑现、短期发展和产业调整,最终导致企业逐渐破产。诸如此类总资产构成比例不健康的问题,须引起足够重视,否则将在远期给当地民营企业带来严重的隐患。 

  随着当地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的日益明显,民营经济进入扩张期,存在寻求最佳投融资模式的内在要求。在投资上,专业人才匮乏、合作项目缺乏和融资困难是困扰该市上规模民营企业民企投资的三大问题。在融资上,大部分民营企业解决资金需求主要依靠稳妥的自有资金和规范的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由于不够普及而未受多数民企的青睐,而民间借贷和其他手段则尚未起步。有鉴于此,引进对口的、有价值有前景和企业感兴趣的合作项目,以及通过各类政策吸引专业人才落户,仅仅是企业是远远不够的,有关部门也要通过各种途径沟通银企联系,主动为有资金需求的重点企业和金融机构牵线搭桥,加强金融支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


1 2 3 页    下页:第 3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2篇)
*新宁波帮:一个商帮的辉煌与隐忧 (2004-12-2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应华根 黄江伟 李爱明 程凯)
*家族企业:蒙冤之后是晴天 (2004-06-1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华振)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7-07 05: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