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特别关注 > 反思:美国口红有毒,中国会是安全岛吗?

反思:美国口红有毒,中国会是安全岛吗?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7-10-27, 作者: 未然, 访问人数: 1323


7 上页:第 1 页

  三、如何走出“毒吻”阴影  

  如同前段时间起源于美国、波及全球资本市场的次级贷危机一样,这次“口红铅超标”风波同样也是源自美国,波及中国国内市场。经过上文分析,我们可以预见,如何不能及时走出这次铅超标阴影的话,广大消费者就难以走出这一“毒吻”阴影。由于在这一风波中,广大消费者的不知情,会直接影响到国内口红市场的消费信心,甚至有可能给本行业带来致命的打击。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应对这一危机呢?  

  第一、进行口红铅含量大检查。铅是这次口红风波的罪魁祸首,在确保不从美国进口相关铅超标口红的同时,国家质检总局及相关部分要组织对国内市场上在售的口红产品进行铅含量检查,出于消费者安全的考虑,凡是铅含量超标者一律给予限售或停售处理,责令相关企业进行产品改良,以最终达到铅含量不超标,保证消费者的安全使用。这一方面,上海等地已经作了了表率。  

  第二、媒体传达铅含量警界线。到底口红中铅含量为多少才是对消费者安全的,目前在网络上相关方面的观点众说纷纭。有人说在口红中只要铅存在对人体都具有危害性,另外则有人称,只要铅低于一定的含量就是安全的。由于直接消费者的不知情,在这些本身就相矛盾观点的作用下,消费者是迷惑的!质检部门及有关权威方面,应该给予消费者一个有关口红铅含量的权威声明,并通过广大媒体来进行传达,以最终消除消费者的顾虑,走出这次“毒吻”阴影。  

  第三、从严处理有关企业。对于大部分在国内口红市场在售的产品进行铅含量大检查,如果有关企业产品的铅含量超标,就应该从严处理,以保证消费者的使用安全。而对于涉及美国市场这次铅超标风波的欧莱雅、宝洁公司的相关产品要进行严格的铅含量检查,如果超标就进行相应的停售、限售处理;如果不超标,则应该给予安全公示,以消除广大消费者的戒备心理。  

  事件点评:这次始源于美国市场的“口红铅超标”风波显然已经波及到了国内市场,虽然在事发后,国家质检总局及欧莱雅、宝洁等两家相关企业进行了安全声明,但由于广大消费者自身的不知情,其心理恐慌是难以消除的。明示口红铅含量的安全标准并对在售产品进行检查,是当务之计,否则的话,最终受损的不只是广大消费者,而是整个行业的重创!

  未然,专注企业危机公关、危机管理与声誉管理, 电话:13693234373,邮箱:cco1st@16.com, MSN:whb0000001@hotmai.com,更多精彩尽在 http://blog.sin.com.cn/weijiguanli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5-03 05: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