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产业观察 > 策划年会评选将遏制策划业发展

策划年会评选将遏制策划业发展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5-12-08, 作者: 张良, 访问人数: 2343


7 上页:第 1 页

  第三、结果让企业和市场难以辨认。策划界的真才实料到那里寻找。

  评选结果在年会上宣一宣,在媒介上炒一炒,就算了事了。其实不然,年会评选的结果对后期的影响是很大的。由于策划界的两多,一是头衔多,一是“英雄多”,这些不仅为企业选定实力的策划人或策划机构合作带来了困难,造成很大的损失,也为具备真才实学的策划人寻求发展带来了障碍,严重的形成了市场供需矛盾。策划界的恶性竞争已经形成了,其评定单位也难辞其疚。

  第四、策划业修炼的传统已丧失怠尽,拔苗助长只会加速灭亡。

  现在通过封号成名的大师们,都致力于经济建设。由于每日忙于业务应酬,竟忘记了策划界自我修炼的传统。知识能力已被金钱利益冷冻,毫无提升。策划大师们通过移花接木敷衍客户的行为随处可见,从别处抄一点,从经验上借一点,就可以应付客户的需求。好的作品一时间没有,而封号却不断增加,可见策划界的评选已是杂乱无章。

  策划行业的封号进入门槛很低,不少策划时间不到一年的策划人,策划经验和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摇身一变就成为了孙悟空,可以升天遁地。这些评选机构们拔苗助长的行为短期内完成了一个策划人到策划大师的促动工作,这就犹如拔苗助长,却也加速了行业混乱局面的滋生。  

  第五、评选单位评选活动越多越乱,策划业发展越面临生存危机。

  每年策划界都有十大封号的大师们大批涌出,在鱼龙混杂的策划界里,竞争已是交错纷繁的多重性。从事地产的策划了城市,做家电的策划医药,策划大师们一时间竟然能把市场搞得乌烟瘴气。对企业来说是生死由命,对策划人来说是富贵在天。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企业对策划界的信任危机。每年因为策划失误导致企业进入困境和倒闭的大有其在,策划界是应该承担一定责任的,当然是用生存机遇的代价来偿还的。  

  第六、评选机构卖虎皮膏药,策划人越发虚张声势。

  评选单位评选本来就不合事理,创造了策划界欺骗市场的机会。而没有实力的策划人更是依靠这些虚伪的名头在市场上行走。不少带有策划封号的大师们,把门槛提的很高,总以神秘的身份面对市场,会谈要见面费,讲课要出场费, 策划要策划费,这些高昂的费用支付以后,策划大师们便按照网上下载一点,客户那里总结一点,莫名其妙的创造一点的套路,弄一套自己也模糊的方案,交给客户算是了事,当然企业只能是“后果自负”了。不负责人的态度在策划大师那里是雷同的,不同的只是表现形式罢了。瞭望这几年的策划界优秀的作品少之又少,可封号的策划大师们却多上加多,何其悲哀啊。  

  第七、评选程序瞒天过海,评选结果 “树上开花”。

  策划评选的程序很简单甚至没有程序。在策划界已混了脸熟的策划人参加评选是没有任何标准的约束的,听其名,而就其位。另一种是,听其言而信其行,只要评选费用到位,项目案例大小、成效全都不看。还有一种就是熟人关系,当之无愧,评选负责人是朋友关系,这里也是相互捧场的关系。每每评选的结果是冠冕堂皇的,不少封号,不少大师,孰知幕后黑洞!  

  第八、评选机构没有评委,评选方式光怪陆离,结果当然也是荒诞不经。

  评选按照程序,首先要公布评委名单,然后获得业内公认。其实有些评选根本就没有委员会而言,仅仅是相关负责人一人审批而已,审批的标准就是价格与级别对应。即便是有评委,也要对评委的能力和身份进行确认,不然就会有小学生指责大学生的笑话出现。其实对于评选方式本身我们已经不需要再探讨了,对于结果这些一批新鲜的面孔,我们应该抱以什么样的态度去看他们,这是我们应该要考虑的问题。  

  第九、策划行业已经不在时髦,评选机构应该承担责任。

  经过风雨的洗礼后,企业界已经给策划人下了定义,高级智商的骗子行业。专职策划人的形象已被企业所摒弃。策划行业已经过剩,也失去了往日的神秘色彩。有当今的结果,评选机构们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据估算,每年涌向市场的策划师(一般意义上的)就有两万多人,发放策划师证书的单位有数十家。有这样的市场,有这样的评选单位,业界安能不乱。  

  第十、呼吁年会评选步入正规,否则将惨遭社会唾弃。

  年会评选已经到了该改革的时间了,不然评选的结果难以被社会接受,同时这样的方式也将难以延续,那么评选的利益终结时代就到来了。如果谁家先能充分认识这个问题,积极发起改革必将在行业内树立典范,更持久的推动策划业的发展。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13092585298,电子邮件: bjgrzl@16.com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2篇)
*从秦池、三株看中国策划业的发展(上) (2002-07-3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肖志营)
*中国策划业幼稚病 (2002-07-2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马千里)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7-09 05: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