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从可怕到害怕 曾经风光的顺德向何处去? 7 上页:第 1 页 顺德老板:不敢拼杀海外 顺德区科荣电器有限公司营销总经理邱明却认为:除了宏观调控外,顺德老板的意识也是重要原因。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暴利与投机已经成为美好的回忆,历史不可能再重演那段让人心惊肉跳的暴利时代,顺德的主导产业家电已经进入微利时代。但此时,很多顺德老板的心态依然固守在一只电饭煲赚100元的时代,因此,对现在只赚20元的生意是不知如何下手去做。 顺德东菱电器销售公司中国区域总经理沈关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深表同感。他说:“顺德民营企业老板目前所缺少的是胆识。海外市场的广阔让众多顺德企业都有用武之地,为什么不出去闯一下?江浙一带的不少民营企业家,了解多个国家的国情和经济情况,有一定的世界性眼光和企业战略眼光,且胆量大,敢于去国际市场拼杀。相比之下,顺德的民营企业老板在这些方面差距甚大。” 顺德老板:不敢再做品牌 抛开宏观调控的层面,企业是否能够勇往直前?黄荣不能给自己一个答案。他说,随着竞争的加剧,以配套加工起家的顺德家电企业越来越注重加工制造,很多企业甚至都中止了做品牌的念头,一心一意做起了OEM。时至今日,面对浙江、江苏和山东等国内品牌的挑战,面对外资品牌咄咄逼人的攻势,顺德的企业似乎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有关资料表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海尔、TCL、长虹的规模与美的、科龙不相上下,而现在海尔年产值达1000亿元,TCL也超过300亿元,并发展成为以电视、手机、电脑等产业为主的一个国际化多元化产业王国,企业规模远在顺德单个企业之上。究其原因,是它们在巩固传统家电产业的同时,迅速迈进科技含量高、利润丰厚的电脑、手机等领域,而顺德企业依然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眼看着一个个产业发展机遇从眼皮底下溜走。 为什么会这样?顺德企业也在问自己。长期以来,顺德企业没有形成核心技术和依赖于核心技术的竞争力是顺德家电企业的致命伤,也是顺德家电企业陷入泥潭后迟迟难以自我突破的瓶颈制约。据科技局的统计,在顺德家电业内,真正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并不多,每年上报的2000多项专利申请中,以实用新型专利居多,发明创造则少之又少。 创新之痛导致的模仿之风是顺德文化的劣根所在,诚如黄荣的企业一样,从消毒柜发展到燃气灶具、电磁炉之类的产品,除消毒柜是自我研发外,其他的产品都是OEM过来的。黄荣坦称:“目前顺德企业有哪家是只做单一产品的厂家?一些企业要进入小家电,更多的是将燃气灶具、吸油烟机、电热水器、电磁炉、电风扇等一揽子而上,给我们很大的压力,所以,为了活下去,有条件要上,没条件用OEM也要上,没有人去想另辟蹊径的。”企业间相互模仿、抄袭、跟风,产品竞相压价、千人一面,恶性竞争的结果只能是“兄弟阋墙”和越做越辛苦。近年来,顺德能引起外界轰动的事情只剩下同城厮杀,包括之前的“万神之争”、“两万之争”和现在的“美的和科龙争雄”、“美的和格兰仕争霸”等。 顺德企业:不敢升级 “企业不是没有努力,进入2004年,包括我的企业在内的顺德企业的内部变革就比以往时候更频繁一些。所不同的是有的企业在大刀阔斧中进行,有的企业在悄然无声中进行,但是收效甚微。”黄荣表示。 黄荣也希望政府能够引导着他们前进。实际上,近年来,顺德区政府也在加大产业升级的力度,“家电产业做强,新兴产业做大”,这是顺德区政府对未来发展的定位,并将家电与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一起列为顺德八大产业,并积极促成顺德企业的产业扩张。 但龙头企业的多元化扩张结果让顺德产业升级的底气不足。顺德去年以来极力打造汽配业,美的集团、科龙集团等应声进入汽车行业,但一年多过去了,除了此前的豪言在耳,却没有看见车的影子,顺德的汽配业支撑点被普遍怀疑。家具、花卉、机械制造等也仅仅只是顺德产业多元化的努力方向,但在这些行业中并没有产生一个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品牌,未来格局如何谁也没有底。 黄荣坦言:“经过20多年的发展,对于传统产业的升级,顺德很多老板已经找不到感觉了。”顺德从“两家一花”到打造“八大金刚”,顺德企业对目前的状况是欲变不能,发展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本地没有这个条件,企业也没有足够的人才。现在“泛珠”概念的提出和CEPA之风对于企业来说,机遇可能会有的,但真要移师北进,放弃自己的发源地或起家产品,离开自己得心应手的东西,代价太高,风险太大,前景难料。 2004年11月,原佛山市常务副市长陈云贤走马上任顺德区委书记,提出把企业做强做大。陈利用自己在证券公司工作的背景,极力促进企业上市,还以政府文件的形式鼓励顺德企业上市、大胆走出去。 迄今,唯一值得安慰的是,近年来顺德企业海外销售的兴起,特别是家电产品,每个企业的海外销售额增长几乎可以用翻几番来表示,但无限风光的背后是,出口产品基本上是OEM,赚取的只是少量的利润,大头全给了别人。而且随着反倾销力度的加大和绿色壁垒的增多,顺德企业海外扩张的美好时光还有多长?资本市场的泛滥又能让企业得到多少好处?大家都正在反思着。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emailat@16.com 第 1 2 页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