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如何不挨“砸货”之“砸”? 7 上页:第 1 页 主持人:搞清了何谓砸货、为什么砸货、哪些行业和产品容易产生砸货的原因后,让我们再来探讨一下砸货商常用哪些手法进行砸货? 隋勇:具体到乳品行业一般会采用打折、买赠、搞特价等方法。 主持人:砸货商砸货时会有哪些异常表现? 云龙:砸货商一般不会等到其市场完全衰落后才动手(如果真到了完全衰落的时候,也没有什么人会上当),一般砸货商在砸货时会有如下几种反常表现:其一,前期较为沉闷,近期市场推广活动突然变得比较活跃;其二,忽然提高或降低某些单品的价格;其三,忽然增强远距离地区商家或有关人士的联系等。这种布局,都是砸货的前兆。 主持人:砸货商在砸货时,是不是也要分具体的阶段和步骤,如果是,一般来讲要分哪些步骤? 天雨生:砸货是一个操作难度较高的不良销售行为,不同于普通的渠道建设和市场推广,因为在短期内让一个陌生的商家对一个陌生的产品大批量进货付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砸货商肯定会分步骤实施,具体来讲,砸货商会有如下方法:第一,对某个区域砸货时,砸货商就会对该区域的商家进行详细的调查、筛选,选择一个或几个合适的目标,并对这些目标进行前期的接触。第二,重点拜访有兴趣的商家。砸货商在对商家的拜访中,会针对商家普遍存在的某些心理设置陷阱,比如,高额利润问题、广告支持问题、返利问题等,但承诺这些条件的前提是现款现货。 黄德忠:说到这一点,我有同感,厂家代表说,这产品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赚钱,并配合广告和配车,说的人挺动心的,殊不知却是陷阱。 主持人:探讨了这么多,其实无非想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防止被砸货“砸伤”,换句话说,如何防止受骗和上当,这也是杨老板的良苦用心。先说哪些人容易挨砸货之“砸”? 天雨生:一般来说,有两类人被“砸”的几率较大:一类是义气用事独断专行的人,另外一类是喜欢暴利产品幻想一夜暴富的人。前一类人由于无法采纳别人的意见,在决策和谈判过程中都会造成被动,极易被砸货商攻破;后一类人,或许有过暴富的经历,或者幻想暴富,他们对微利产品和微小利润都不感兴趣,这样在理论上就存在挨砸货之“砸”的可能,只要砸货商许诺以重利,这些人就有可能上当。 黄德忠:我有一个外甥,今年过节前背着我们花了10万块钱买断了某酒的郊县经销权,当时厂家承诺很诱人,后来一打听,市场上同样的产品零售价才10元钱,而他拿的进价已经达到10元,这么高的价差,市场启动的难度当然可想而知。 主持人:还是那句老话,认认真真做事,本本分分经营,也就是说,对于我们广大的经销商来说,要想不挨砸,看来还得照章行事,这个“章”就是天上不会掉馅饼。其实,这也是防止上当受骗的通用法则。否则,肯定是有苦难言。那么防止被“砸”,还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 云龙:防止砸货其实很简单,只要是同行业的品种,首先要看它连续三个月的走货量,其次是要看与自己签订代理合同的厂商的人品、信誉情况,还要端正自己的心态,作好前期的市场调研工作,对于过大的许诺要格外警惕。 天雨生:防止砸货的关键要增强经销商的风险投资意识,这不仅需要经销商客观地识别某一产品的投资风险,还应建立一套科学的决策体系,后者对于民营流通企业来说更是如此。 主持人:大家对于杨老板有什么建议呢? 云龙:对杨老板的遭遇表示同情之外,建议杨老板多关注酒业动态,加快自身素质的提高,尤其要做好从二批商到一批商的角色转换。 黄德忠:我的建议是先了解市场行情,进货时,眼睛一定要睁大,发亮。 原载:《华糖商情》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