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特别关注 > 中国职业经理人生态报告

中国职业经理人生态报告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3-09-18, 作者: 赵波, 访问人数: 9761


7 上页:上篇(2)

  这一点在我国企业的市场前缘营销领域表现的尤为明显,在欧莱雅(中国)区域经理俞雷先生《职场现形记——目睹大企业营销团队之怪现象》(《销售与市场》2003/5期)里,笔者读到了这样令人心惊的描述,而这些也是笔者多年来实际管理工作中常常面对的现实问题:

  “在大公司强势品牌的光环之下,很多营销经理也变的非常强硬——但是这种强硬并不是基于对公司利益的维护,而是一种倚仗公司背景的霸道。每到一地走访,经销商的简单招待是不够的,‘革命小酒’显然是需要天天醉的,之后的桑拿、卡拉OK、泡吧显然也是‘工作’必需的。市场依然会存在,因为这些营销经理是躺在强势品牌上呼东喝西的人,他们只需要在唱歌喝酒泡桑拿之后给经销商一点小恩小惠——经销商是现实的,投资在这些人上的腐败基金,他们知道一定会获得加倍的返还。”

  “这就是目前大企业营销队伍的现实,当大企业的运作越来越官僚化之后,这些营销经理也越来越远离了商业的本质,每一次的客户拜访,象是一种礼仪,并且职位越高的经理的市场拜访越象是一场秀,一场官员的出巡。”

  “这种秀已经越来越让营销团队失去市场的敏锐嗅觉,低职位的营销人员因为不能决定什么,所以出于明哲保身的目的也并不急于改变什么——因为改变本身意味着职业的风险。高职位的营销人员根本就看不到什么现实的状况,因为所有的市场拜访的路线都已经被事先安排好了,他们被低级别的营销人员前呼后拥,犹如在牢笼。”

  如影相随,与官僚体系共生的毒瘤就是腐败。先不说官僚体系自身就是依赖腐败运转,“黑金”营销已是业界公开的秘密——正如同业内人士所揭示的:职业经理们和经销商联手骗取企业的费用的事情有之,收受经销商贿赂的事情有之,干脆自己做经销商,把企业的资源和利润象洗钱一样地吸纳的事情更是不绝!

  俨然是中国几千年官僚体制的缩影,中国企业内部的政治斗争同样浸润了厚重的历史传统。在这种大一统的政治体系下,由于缺乏机制与真正的道德约束,使苟营者易于取巧,成熟的商规难以张扬,—种可正面参照的普遍性原理与榜样空白,促使企业内部权谋(甚至是阴谋)的作用被无限扩大、变异、神化,同时也使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被催化得无以复加。

  当企业内部利益集团与官僚体系势力强大到一定程度,在力量对比上发生有利于割据群体的变化时,同样会形成政变、逼宫等颠覆企业权力核心的行为,也就难以避免这种政治走向绝对的肮脏与血腥。

  如此,在这种生态环境里的职业经理人,要么洁身自好沉没自己,要么随波逐流而彻底丧失自己的“职业”品质,或者另择其路——我们还不得不关注这样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中国职业经理人重新回流外企以及加入创业者的队伍,抛却正常的人事变更成分,这里面隐含的长远危机应该引起我们企业与社会的高度警惕。

  理不顺的“职业行为”—— 他们的能力表现

  美国企管界大师史考特·派瑞( Scott Parry )博士通过6年时间对超过7000位中国经理人的管理才能评鉴测试,就职业经理人12项能力所分属的四个能力群组来比较,中国经理人在与“事”有关的工作能力群和认知能力群都有较佳表现,平均指数为53,但在与“人”有关的沟通能力群及领导能力群,平均指数为39,表现差强人意。

  这与我们的经验基本相符。由于沟通能力与领导力的薄弱,加之中国企业从整体而言普遍缺乏职位工作分析工具与技能方法,导致用人企业难以精确把握高级职位工作的精要所在,因而也就难以谈及高级人才的合理筛选及正确使用。笔者因工作关系曾有幸接触到国内许多猎头公司,其中有一些还相当著名,然而由于缺乏对企业运做及生态环境的真正经历体验,某些猎头对职位理解的幼稚与教条,所做的工作分析与实际要求偏离的严重程度都让我大为吃惊。专业的猎头公司尚且如此,许多自身缺乏专业分辨能力的企业就可想而知。

  2002年空降兵变故中,吴士宏与李汉生的出局就是因缺乏合理正确的职业能力评估与工作分析从而导致角色错位以至失败的两个典型事件:由于成长环境所限,吴士宏与李汉生们所历练的只是外企的纵向管理,在这种模式下,产品战略、广告策略都由海外总部来定,甚至广告版样都已经是设计好的,他们的天才只是体现在出类拔萃的执行。而当面临横面的资源整合以及全局战略把握时,我们遗憾的看到,他们的领导力只是源于手中的权力,心有余而力不足——混淆了管理与领导的区别,要求一位金牌经理人以企业家的方式思维与领导,这显然不是他们的特长所在,因而他们的真实价值就难以体现,他们的失败也就不足为奇。在这些事件后面所昭示的我国企业对知本认知的整体缺失与错误,应该引起我们深深反思。

  通过对前面提及的空降兵们的调查,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空降兵们与资方的联姻不过两三年,时间竞会是如此短暂。两三年的时间,对一个企业而言,能转型的足以 完成转型,而不能转型的时间再长也是徒劳,对空降兵们而言或许这就是其职业特长能够展示的最长时段。

  于是,整个社会从上至下的浮躁心态、一夜暴富的投机心理、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更为明显的表现在这一代职业经理人身上,导致企业成为短期利益的奴隶。对于许多的中国企业而言,其脆弱已不是富不过几代的问题,大厦将倾往往发生在飘忽瞬间。

  北京曾有一家颇具背景的保健品公司,其市场诉求反复不定。按其决策人物的话讲:“保健品哪里有做长线的,做三两年就行了。”

  就是说:赚钱那有长期赚的,赚两、三年就够;或者是:骗人那有长期骗的,骗两、三年就行。

  在整个社会道德沦丧的恶劣环境里,某些职业经理人已难有成熟的商规与道德规范可言。

  2002年,主要由从哈慈高层出走的人士组成的蜥蜴团队,日前在多家知名媒体上对其曾经一系列商业运作的炒做,其中某些在西方发达国家有可能会被控以商业欺诈、价格操纵等罪名的行为(譬如通过所谓的脑力激荡杜撰了美国V26全球青少年减肥援助基金、伪造的并不存在的V26美国总裁的签名、假此名义组织的所谓打折销售公益活动、以假充真的所谓麦克杰克逊电视广告等等——这些皆源自蜥蜴团队自己撰写的文章),却得以堂而皇之的以正面形象在中国流行并得到众多职业经理的喝彩——这是权谋的胜利,同时也是这些职业经理们没落的开始。有识之士已经对其喊出了“it really pisses me off(让我厌恶不已) ”的抗议,笔者也感到了一种发自心底的深深悲哀。

  尽管此举已经引发世界对中国职业经理人诚信水平的置疑,然而我们却不能不承认,按照当今社会的主流标准,蜥蜴团队确确实实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个人而言,他们也具有无与伦比的天才与职业技能。在当今这种社会环境下,他们代表的是冷峻现实下的搏杀生存而不是小布尔乔亚们的温情浪漫与不切实际。这显露出当代职业经理人极为矛盾的一面——迷失中,是月亮朦胧,还是泪眼朦胧?

  现代企业经营是科学与创意的并举,必须假制度之道而行之。在逐渐融入世界一体市场的今天,笔者不禁要问:市场经济环境与社会法制化程度在我国什么时候才能完善?!以契约与诚信为基石的社会什么时候才见雏形?!倚赖权谋混水摸鱼的特定阶段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历史?!


1 2 3 4 5 页    下页:下篇(1)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4篇)
*职业经理人的成长烦脑 (2004-03-2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石章强)
*职业经理人:别做“叛逆”与“家臣” (2004-03-2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罗建法、朱寿林)
*企业家,是制片,不是主演!--另类解读老板与职业经理人之争 (2004-03-0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罗建法)
*经理人――你离员工有多远? (2003-11-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陈勇志)
*挑选职业经理的误区 (2003-11-13, 《中外管理》2003年第十一期,作者:王宣喻、瞿绍发、李怀祖)
*比武大郎更“矮”的经理人 (2003-11-1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景素奇)
*谈中国职业经理人的生存状态 (2003-11-0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洪仕斌、刘俊)
*流动是职业经理人发展的土壤 (2003-10-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黄江伟)
*两个物种:职业经理人与老板 (2003-09-2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郝志强)
*职业经理人的悲剧! (2003-04-1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颖)
*事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精彩的一跃 (2003-03-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游昌乔)
*中国职业经理人的职业环境 (2003-02-2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钟克峰)
*中国企业呼唤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 (2002-06-1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宋沛军)
*透析中国企业空降文化与职业经理人现象 (2002-05-2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叶秉喜)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5-11 05: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