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产业观察 > 预警中国白酒业“六大危机”

预警中国白酒业“六大危机”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3-01-13, 作者: 万兴贵, 访问人数: 3952


  第一:诚信危机

  “诚信”话题,在加入WTO后的第一次“两会”上, 成为与会代表们高度关注和研讨的主要内容。“河南信用”以专门议题提请讨论,以期重振河南对外整体形象和诚信环境。在“两会”上,代表们纷纷呼吁,企业、政府、中介组织、行业协会以及个人都应是建立“诚信社会”的积极者,共同参与,共同监督。可见,“诚信”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力是越来越大。而透过中国信用环境看白酒业,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看,却发现“诚信”正考验着白酒市场环境,考验着中国白酒产业的参与者。

  (1):假酒泛滥,消费者频频受损,白酒产品质量可信度甚差,整体影响中国白酒市场的信用,难以建立产品质量诚信环境。造假者或部分想急功近利的白酒企业,不顾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整个白酒业的健康发展,制假贩假成灾,不但损害消费者的合法利益,而且给整个中国白酒业的健康消费环境蒙上一层阴影。“山西假酒”给整个山西酒造成的损害还没有得到挽回,河南市场又传出一妇女因喝假酒至人死亡状告酒厂的消息--时至今日,假酒的泛滥仍在继续,政府每年用于打假的人力,物力投入费用也相当大,仅“茅台集团”每年花在打假的费用就高达上亿元,但仍然是屡禁不止,越打越多。尤其是在快要过节的前后,更是假酒疯狂应市,使得消费者无法清楚“喝在口里的酒,不知是不是真的,卖的是不是真的,摆在柜台上的是不是真的……”,有的消费者,干脆不喝白酒,改喝饮料,啤酒--以免假酒之害。这样一来,造成品牌酒利益受损,对整个中国白酒业的质量信用度造成不良影响。

  (2):仿冒成灾,正规品牌白酒企业防不胜防,消费者无法辨认。部分酒企,尤其部分中小型酒厂为快速掠取市场利润,不惜一切,做起仿冒名牌酒,或以次充好,或混淆消费者的视觉,或低价倾销--结果造成正规品牌酒花费巨大财力,物力,人力开发的产品,利益受损,有时甚至被仿冒者取代。而消费者更是防不胜防,无法辩别真伪。

  (3):交易信用甚差,消费者,中间商,原料供应商,生产企业----谁都不相信谁。可以假设:作为生产企业,你敢赊货给中间商吗?;作为中间商,你敢保证铺给终端的货款或赊给经销商的货款能全部收回吗?你敢轻易给从没有交易过的厂家先付款吗?;作为包装商,你又能保证垫付的包装款能全部收回吗?;作为广告媒体,做了广告,款就难收了;消费者更没有办法保证自己所卖的酒质量可靠---这就是当前中国白酒业交易信用的真实现状。这主要受部分企业急功近利或压根儿没有想诚实经营所致,以至于影响了中国白酒市场的信用环境。无法统计,每天有多少酒厂业务人员在全国追讨货款;有多少包装企业,广告公司的业务人员在催收包装费,广告费---------。细心的人们可以看见,在西安2002年糖酒春交会主会场一酒厂展位上明白写出:“赊销拒绝接洽,XXXX客商不予接待”。而98年成都春季糖酒交易会上更是大爆新闻:四川邛崃的几家基酒厂联合将北京某酒企的展台掀翻,并在此竖立几块牌子,上面写着:“请×××归还我们的基酒款,我要养家”。合同随便签,签了也不算,这种现象在中国市场有可能只有白酒行业最为突出。尤其在每年的糖酒会上,厂商之间更是大把签合同,而签完后便扔在“脑后”,等厂家糖酒会后来一一执行时,却得到的是要么再过一段时间在说?要么根本找不着人?------以至于使现在的白酒企业在参加糖酒时,要么限定在合同签定多少日内款到有效;要么干脆在会上不签合同;甚至于已经出现签一份合同,商家必须交纳一定金额的定金。

  (4):消费者的购买价值与产品的购买成本失去平衡, 谁在真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暴利”背后所引发消费者是在“喝酒”还是“欣赏艺术品”的思考,深层次揭示了当前白酒业存在“卖酒”与“喝酒”的“利益对峙问题”。即“白酒概念化”“包装时尚化”“广告炒作化”背后,消费者花高价卖酒喝,“值与不值”的问题。

  (5):经销商、终端商随意拖欠货款,让厂家(或供货商)陷入一筹莫展的尴尬境地。“要货时,语言甜美、行事高雅;收款时,面无表情、太度生硬”,这可能是有意拖欠货款的经销商或终端商的真实写照,我不想付款,您再说也没有用,谁叫您的货不好卖。甚至于经常出现“跑单”、“赖账”等。厂家(或供货商)谈到“拖欠”,满脑子的愁苦而多了几分无奈。这也许就是“经销商信誉危机”和“终端信誉危机”的“前兆”。这种“信誉危机”如果一但全面爆发,给厂家、经销商、终端商都将带来“重创”。

  结果:导致整个白酒生态链中断,信用丧失----造成“谁都不相信谁”。谈何尊重消费者,又怎能建立起忠诚顾客消费群和忠诚合作伙伴群体。

  第二:产品危机

  (1):产品创新,难突破观念限制。任何一类产品, 都存在生命周期的问题,总有进入衰退期的时候,为继续延伸市场链,必须开发新产品。中国白酒业在创新或开发新品时,却受消费观念和白酒香型限制,结果导致没有谁敢大胆突破,即使突破了,也未必有消费者能接受。最终形成白酒产品创新就一股劲地往包装比秀、价格比拼,概念炒作等附加型产品创新的路子上钻。譬如,从白酒包装看,可以说是升级换代时间最短的一个行业,几乎每届糖酒会就要出现一个包装主题概念,从纸盒包装到铁盒包装再到现在的高密板包装,式样翻新。而正是这种所谓的包装更新成了产品创新的主题词,认为换包装就是换产品,换包装意味着推出新产品的片面认识比比皆是。

  (2):“价格”“包装”蒙住消费者的眼睛。  白酒企业在产品开发和创新中,绝大部分都陷入“包装比秀”和“价格比拼”的盲目跟风运动和奇型创新。譬如, 你出10年窖藏价格在200元的酒,我就会有15年300元的酒; 你用磨砂瓶带纸板包装,我就用陶瓶加高密度板包装,全然不顾自己到底具不具备生产窖藏年限久的酒,也不顾消费者的感受,是在花钱买包装看,还是在买酒喝。 甚至一些地方的个别酒厂连一个窖池都没有,居然标称自己10年陈酿;有的产品“基酒+食用酒精+蒸馏水”的构成成本不过3—5元/斤,而加上一个十分时尚的包装,零售价却在70—100元不等。但消费者却认这个,误以为包装越高档,越时尚,酒就越好,价格理应就高。

  (3):概念掩盖产品自身价值。 部分企业为推陈出新,又不增加成本,就想当然地给自己的产品取一个时尚名字或加上一个华丽的产品概念(如“纯净酒”、“生态酒”、“纳米酒”等等),而产品内在质量仍然没有提高。

  (4):产品同质化现象越演越烈,出现白酒产品结构性老化,  难以建立产品个性化竟争优势。

  结果:白酒创新缺乏实质性的东西,如技术更新,酒质提升等,长此以往,新瓶装老酒,产品本身缺乏核心竞争力。


1 2 3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4篇)
*2009年,中国白酒往那走 (2009-01-2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毛小民)
*白酒业:“湖南效应”与“广东现象” (2006-08-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万兴贵)
*跨越壕沟,白酒业如何应对竞争升级? (2006-08-1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万兴贵)
*中国白酒业生死路线图 (2006-05-3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舒国华)
*白酒业,囚徒困境如何冲破樊龙? (2004-12-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唐江华)
*白酒业的出路 (2003-08-2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伟雄)
*中国白酒大反思 (2003-07-1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杨志琴)
*中国白酒业须关注的“四大问题” (2003-07-1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杨志琴)
*谁说白酒行业不存在“危机”? (2003-06-2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万兴贵)
*中国酒业保健营销策略 (2003-05-1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郑新涛、李伟)
*侧看白酒买断 (2003-01-0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汤同刚)
*2002,中国白酒业十大关键词 (2002-12-3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万兴贵)
*2003年中国白酒十大看点预测 (2002-12-2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何足奇)
*2002中国白酒盘点 (2002-12-1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何足奇、汪社锋、王建军)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4-28 05: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