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营销诊所 > 麦当劳的软肋

麦当劳的软肋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2-10-10, 作者: 段燚, 访问人数: 8762


  最近,点子大王韩熙和放言,要创建新的中式快餐品牌“万德福”来颠覆称霸快餐世界的麦当劳。遥想当年荣华鸡宣称挑战麦当劳,最后只落得“风萧萧兮易水寒”;红高粱 “麦当劳开到哪儿,我们就开到哪儿” 的豪迈口号还记忆犹新。与麦当劳、肯德基这些西式快餐巨头比肩而立甚至后来居上,一直都是中式快餐的目标。然而,简单地把麦当劳的红色拱门标志颠倒过来,不拿出点绝活,恐怕“颠覆”不了麦当劳,只能重蹈覆辙。再走红高粱的发展老路,高喊民族口号的同时又拼命地克隆麦当劳们,也不是中式快餐的出路。日本最著名的管理大师大前研一说过,想战胜一个身强力壮、严阵以待的竞争对手,唯一可行的办法是改变成功的关键因素(KFSs),把它建立在对手的薄弱环节。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找到进入中国才短短10几年,就已占据快餐市场大部分份额的麦当劳们的软肋。

  刚性的快餐流水线生产将被时代所淘汰

  麦当劳是工业化大生产的产物。如今,在工业文明形成较早,正跨入信息文明的国家,它已失去了标志意义。这是由于信息技术在促进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而此时麦当劳的汉堡就如当年福特的T型车一样,在享受过流水线赋予的辉煌之后必然由于单调的产品跟不上需求的发展,逐渐退出大众视线的焦点。作为例证,今年10月29日,麦当劳公开承认其2002年的实际利润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同时提出了减少新增分店数量和大规模的股票回购计划。中国是工业文明还正在形成的国家,对于代表工业化流水线刚性生产方式的麦当劳们现在还非常容易接受,但要看到,信息革命正迅速加快中国前进的脚步,需求特点变化的步伐更令我们瞠目结舌,麦当劳的吸引力也难免随之弱化。中式快餐有着丰富多彩的餐饮文化背景,如果能在利用工业化成果达到“快”与“标准”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的成果塑造生产线的 “柔性”,提高对客户的响应速度和响应能力,适应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一定会引起快餐业的革命。

  失去创新的麦当劳也在失去生命力

  大部分企业都把成功归于他们的战略、关系、运作程序和价值观等因素与众不同的结合,他们也会将这种成功的模式转变为企业的制度,并不懈地改善与扩展已经获得成功的制度。但有时帮助企业获得成功的制度反而会成为枷锁,使企业面对环境的变化失去反应能力而走向衰败。上世纪90年代初期,麦当劳厚达750页之厚的操作手册涵盖了餐饮方面的种种具体细节。其统一性和实效性确实起到了吸引消费者并打击竞争对手的作用。然而,90年代中后期,麦当劳开始固步自封,其事事均由总部干预与批准的机制使公司的创新亦受到了窒息,麦当劳对市场变化的适应亦因此滞后,其餐饮业的传统地位也日益因其行为惯性受到挑战。耗费了10几年时间才了解到印度人不吃牛肉,正是对麦当劳衰老的生命的鲜明写照。在竞争环境更为复杂的今天,更为灵活的经营管理方式、快速的反应机制,无疑会赋予自己更强的竞争力。

  失去了快餐的真正意义

  麦当劳们提供的食品是典型的快餐食品,但在中国由于西式快餐不符合大部分成年人的口味,其价位相对于中国的平均收入水平又比较高,使其不得不把目标群体锁定于味觉尚未定型、吃什么都好吃的少年儿童,快餐场所反而成了休闲餐饮场所。麦当劳们在中国失去了服务广大百姓这一根本宗旨,从而也就失去了快餐的真正意义。目前,据零点公司在北京、上海等五大城市的调查表明,常吃中式快餐的人数基本是吃洋快餐人数的2倍,这说明中式快餐多样的品种与独特口味,最适合百姓的饮食习惯。调查显示,在各式快餐中,有21%的市民最经常吃的是中式米饭套餐,居于首位。可见中国百姓心底仍在呼唤国人自己的快餐,中式快餐的支持率是巨大的。中式快餐的优势在于本地化,如果能在品种、定价、目标顾客等方面准确定位,实际上能避开与麦当劳们的正面交锋,真正占领快餐市场。


1 2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7篇)
*麦当劳“Redbox”彼岸花开 (2007-06-13, 《成功营销》,作者:陈捷)
*麦当劳服务的高效秘诀 (2006-12-2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马瑞光)
*从“麦当劳”不卖“红烧肉”谈起 (2006-06-2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齐渊博)
*麦当劳乱了! (2004-09-0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胡纲)
*诊断卖当劳(一) (2004-02-1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胡纲)
*肯德基、麦当劳,殊途共赢 (2003-11-0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马成)
*麦当劳:如何祭起“价格神器”? (2003-09-2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钟超军)
*麦当劳之痛:事故频繁,可感知的品牌质量被破坏 (2003-09-0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海龙)
*麦当劳:请珍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纽带 (2003-07-2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游昌乔)
*金色拱门的特许经营解读 (2003-03-1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钟超军)
*坎塔卢波挽救麦当劳 (2003-02-19, 《环球企业家》,作者:叶南)
*麦当劳的问题 (2002-12-25, 《智囊》,作者:宁敬)
*去麦当劳、肯德基到底吃什么? (2002-08-0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会亭)
*解开麦当劳的行销之钥 (2001-03-30, 突破杂志,作者:范碧珍)
*麦当劳:用方便创造财富 (2000-12-04, 《销售与市场》2000年第十一期,作者:陈胜)
*“红高粱”再次挑战麦当劳 (2000-10-12, 生活时报,作者:陈君)
*中国快餐业:投资不能急功近利 (2000-10-12, 《中华工商时报》)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4-26 0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