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医疗“打包”动了谁的奶酪 自2009年4月新的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实施以来,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各项重点改革稳步推进,改革成效逐步显现!但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关系全体人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要解决 “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还需要继续深化改革,逐步探索切实可行的措施,而,“打包”付费方式作为缓解“看病贵”问题一种有效途径将在2011年进行全国推广! 何为“打包”付费? 简单的说就是单病种收费!传统的医疗收费标准是将疾病治疗过程分为若干步骤,再对每个具体步骤定价和收费,即分解收费。单病种收费则是就某单一病种,在规定痊愈标准前提下,对整个治疗过程,包括用药、处置、手术、住院日数等“打包”计价,低于该病种收费标准的患者按实际费用结算,超过部分由医院承担。早在2004年8月份,国家就开始选择全国部分省市进行单病种付费试点;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从今年1月份就改变了以往基本医疗保险按项目付费的方式,实行按病种“打包”付费。江苏苏州部分医院已经成熟开展了按病种“打包”付费的方式。《北京晨报》消息,从明年1月1日起,北京部分医院试点的按病种“打包”付费的方式,也将在全市三级医院推广。可以预见,“打包”付费方式作为缓解“看病贵”问题一种有效途径将在2011年进行全国推广! “打包”付费方式借鉴了DRGs付费模式 目前,我国部分医院进行的单病种付费的方式,其实是借鉴国外实施的DRGs付费模式,取得了一些成绩。早在1983年在美国创立的DRGs付费模式在欧美及部分亚洲国家已经推广几十年了,相对已经是一种成熟的诊疗手段,但在中国From EMKT.com.cn,由于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展,加上中国医疗体制的薄弱,政府投入的不足,医保覆盖面窄,信息系统不健全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打包”付费的方式遇到了一定的障碍,其存在的局限性也值得深思。去年,国家为了实现新一轮实现医改的目标,2009-2011年各级政府要新增投入8500亿元,因此,对于“打包”付费的方式,国家将会不折不扣的向前推进,医院不足的费用,政府会全部“兜底”,就不会出现“叫好不叫座”现象了! “打包”付费的方式为“看病贵”配了一把金钥匙 “打包”付费的方式作为缓解“看病贵”问题一种有效途径无疑会降低临床的用药比例,而提高了诊断、手术和医护价值!因此对于诊疗药物的选择将会按照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提出的“防治必需、临床首选、剂型适宜、安全有效”四条原则进行。与“打包”付费的方式必然联系的就是“诊疗路径”,只有进入“路径”的药物市场的机会才有保障,因此对于企业而言,你的产品能否进入相关疾病的“诊疗路径”也就决定了你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之本。而对照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提出的四个原则,临床首选的一线药品、创新药和国家保护品种将更有机会进入“路径”。而绝大多数的二线、三线的辅助用药将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甚至被淘汰出局。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