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11年家电开盘压力不小 差异化定位成关键 即将过去的2010年,中国家电业赶上了一个好时光。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1—10月,家电业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30.9%,累计产销率95.5%。适逢年关,家电企业普遍沉浸在盘点收获的喜悦中。 不过,在喜悦之余我们却注意到,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家电行业的升级转型、商业环境和需求的多变等因素,为家电业未来发展和走势增添了诸多不稳定因素,或将成为家电企业在2011年发展的阻力。 市场压力重重 在家电业整体高速增长的背后,一些压力很可能被业内企业所忽视。 首先是政策是否会发生变化。2010年家电业的增长得益于政策的扶持与刺激。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家电下乡产品累计销售5951万台,实现销售额13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倍和1.9倍。其中冰箱、彩电的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88%和400%。不过要看到,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违规套取政策补贴等。因此,像“节能惠民”、“以旧换新”等政策在2011年5月底结束后能否延续,力度会不会有所变化,均无法确定。一旦政策退出或力度减弱,企业将怎样去适应。 其次是原材料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2010年,在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率先走出低谷,造成市场对经济前景的预期普遍看好,原材料价格因此也开始强劲回升。特别是近来原材料出现加速上涨的态势。以家电使用较多的铜材为例,从上年末不足60000元/吨上升到近70000元/吨,涨幅接近20%,包括铝材、钢材、塑料等一系列原材料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涨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必定推升制造成本的上升。 再者是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国内CPI的上涨在2010年超出预期,而生活成本的上升也传导到用工成本上。而中国家电业过去30年的崛起是各项生产要素低成本的优势驱动,现在这些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丧失。这对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来说,不能说没有压力。 此外,行业还要面对转型升级、产品创新等一系列问题。2011年又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各种矛盾纠结在一起,必然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压力。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