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市场调查 > 彩电:硝烟弥漫话价格

彩电:硝烟弥漫话价格


《销售与市场》1999年第八期, 2000-06-29, 作者: 北京IMI市场信息研究所, 访问人数: 3692


  1998年,无疑仍是中国彩电行业硝烟弥漫的一年。

  1995年,全国有98家彩电企业,彩电市场的生产能力已达4000万台,号称世界头号彩电生产大国。

  以1996年3月26日长虹集团宣布大幅度降低其彩电价格为标志,彩电行业进入价格混战期。随之许多彩电厂家亦宣布降价,降价幅度达10%~20%。

  纷纷扰扰又两年,1998年彩电市场的价格竟争依然如火如荼,彩电市场零售价比1995年下降了40%以上,已跌到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因为1998年的价格战,彩电行业减少利润52亿元。11月18日,长虹老总倪润峰突然宣布,长虹已买下下半年几乎全部国产彩管,据说是为民族产业肩负起自已的责任。彩电行业所面临的彩管供需矛盾立即尖锐起来。接近年关,彩电价格不管是降是涨,都是足以让各厂家打起十二分精神应付大战。

  彩电降价,使彩电市场继续向名牌产品靠拢,彩电的十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之和达到80.49%。长虹、康佳、TCL三大巨头形成第一集团,继续对彩电市场实施并加强垄断,垄断指数一路攀升。消费者无疑是这场价格之战的最大受益者,然而消费者却以日趋成熟和较为理智的消费心态淡然观望这场大战。

  那么,价格大战对于消费者究竟有多大的杀伤力呢?

  

万千宠爱于一身

  毋庸置疑,消费者在购买任何产品时,都希望花费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东西。价格,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无怪乎北京有42.4%的消费者都将其列为选择彩电时要考虑的因素(见表一)。在上海和广州,价格作为购买彩电的考虑因素,也分别达到40.8%和39.0%,在各种考虑因素中,显得分外抢眼。

  北京市消费者家中现有彩电品牌排名前十位的是:牡丹、松下、长虹、东芝、康佳、索尼、TCL王牌、日立、昆仑、飞利浦,国产品牌和进口品牌可谓分庭抗礼。可是促使人们做出购买某品牌彩电决定的因素,国产彩电和进口彩电的表现却截然不同。

  如国产彩电所愿,价格似乎成了国产彩电驱逐洋彩电的杀手锏。消费者在购买国产彩电时,价格因素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普遍高于平均水平。即使是号称国产彩电三巨头的长虹、康佳、TCL王牌也分别有41.9%、45.3%、56.9%的消费者将价格列为购买该品牌时的主要考虑因素。而消费者在购买洋彩电的时候,则多是出于对洋品牌图像质量、音响质量、功能的信任,及对由此厚积起来的品牌形象的认可。飞利浦外型,松下、东芝的功能齐备,东芝、索尼、日立图像清晰度,索尼、日立图像色彩,东芝音响效果都让国产品牌有相形见绌之感。消费者对松下、东芝品牌形象的认可,也颇让极尽价格迎合之能事的国产彩电汗颜。

  随着时代的变迁,1988年彩电大普及时,一台18~20英寸的彩电售价占当时双职工家庭l~1.5年工资总和的日子毕竟一去不复返了。彩电销售市场从1989年到1994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实现了城市消费从中低档向中高档的转移。1994年以后,消费者对于彩电的承受价格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消费者现有彩电的购买价格在4000~8000元的比例已由1994年前的8.3%提高到了30%,而现有彩电的购买价格在8000元以上的比例也由1994年前的4%上升到了11.4%(见图二)。价格,早已经不是左右人们选择的唯一因素。因此1999年开始彩电市场的价格首次反弹时,消费者反应却出奇的平淡,彩电销量也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在一个日趋规范和成熟的市场里,仅仅希望以价格作为取悦消费者的唯一因素,实在无异于痴人说梦。国产彩电高喊着“'以产业报国,民族昌盛为已任”,最终亮出来的却只是一招价格大比拼,谁知洋彩电自有一套,国产彩电左冲右杀,引颈就戮的还是自已同胞。

  而就在国产品牌市场价格终于拨云见日、稍有起色时,进口品牌却纷纷在国内投资设厂,从而为其彩电的价格调整提供了条件,有调查表明,进口品牌彩电平均零售价4年来平均降幅并不低于国产彩电.国外品牌采取降价等一系列促销手段与国内品牌抢夺市场。

  一旦国产彩电的价格与进口彩电站到同一条起跑线上,又能靠什么去与洋品牌一试高下呢?中国企业占领市场不是借助行政权力,就是通过市场竞争中最原始的价格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消费者对于理想品牌的选择相对集中。北京市彩电理想品牌排名前五位的品牌是:松下(17.0%)、长虹(16.8%)、索尼(14.0%)、牡丹(12.0%)、东芝(21.5%)、总和达到68.8%;上海的索尼(23.8%)、松下(21.5%)、金星(16.0%)、长虹(10.2%)、日立(6.5%)、总和达到78.0%;广州的松下(39.1%)、索尼(22.7%)、东芝(8.0%)、日立(7.0%)、康佳(5.7%),总和高达82.5%。

   在理想品牌排名中,洋品牌占了较为明显的优势。从图三我们可以看出,北京市16~24岁、25~34岁的消费者都认为索尼是最好的品牌,35~44岁的消费者则认为东芝是最好的品牌。而这些人,要么是未来家电产品最有潜力的消费者,要么是目前家电产品的主力消费者。如果价格不再成为我们购买洋彩电的屏障,我们还会有什么理由放弃购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品牌?

  可是,我们也看到消费者在购买彩电时,打算购买品牌和理想品牌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见图四)。这种差距,并不是从彩电降价时就开始泛滥的“洋彩电失宠”的论调可以解释的。我们似乎只能相信,是价格让国产品牌拥有了暂时的市场优势。满报纸铺天盖地地写着:国产彩电在质量上甚至优于洋彩电。时间长了,好像我们真的战无不胜了。有一事实,国内的彩电生产厂家应该比谁都心知肚明,自己的所谓市场占有率的上升,根本就是厂家出让自己的利益换回的。而市场占有率毕竟不是企业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有赢利能力、有赢利空间的市场占有率才是企业所应期待的。

  国产彩电倘若不努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当价格因素的决定性越来越小时,技术和质量都并不占先的国产彩电,难道还想通过价格立足吗?

  1996年4月4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宣布8年之后,即2004年,美国将全面取消模拟式电视广播。至此,拉开了全球电视数字化革命的序幕。中国这一彩电生产的头号大国,机遇大,挑战更大。数字化的革命,将使价格大战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谁拥有技术,谁就将拥有市场。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6篇)
*2001彩电突围的三种模式 (2001-12-2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罗清启)
*三阳鼎立撑起中国彩电天 (2000-07-05, 《销售与市场》1997年第二期,作者:王耕、郭献文)
*彩电市场降价迎新 (2000-07-04, 《销售与市场》1999年第九期)
*中国彩电广东潮 (2000-07-03, 《销售与市场》1998年第二期,作者:郑新涛、张志刚、刘海波)
*中国彩电市场龙虎斗 (2000-06-30, 《销售与市场》1996年第十期,作者:许晖)
*彩电价格战的经济学思考 (2000-06-28, 《销售与市场》1999年第十期,作者:刘海波)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4-26 05: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