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突围》:研发,要眼前利益还是长远利益? “中国的医药界在谈论创新药物研发时都在像长舌妇般反复念叨跨国公司开发一个新药需10年和10亿美元资金的定律,难道中国医药企业因为没有10亿美元就永远没有创新药物?难道神州六号需要几百亿美元才能上天?我们连想都不敢想,更不敢去尝试,缺少的仅仅是美元吗?其实真正缺少的是一种精神,联想敢于购并IBM PC的精神,华为敢于叫板思科的精神。” ——先声药业董事长任晋生 做朱元璋还是洪秀全? 中国历史很有趣。常常折射出惊世的哲理。 元末的朱元璋和清末的洪秀全,都从长江流域发迹崛起,但一个励精图治,建立大明,一个追求偏安,最终败北。 中国制药企业,同样面临这样的抉择—— 是做洪秀全,继续做仿制药,追求短平快,依赖促销,注重眼前利益,守着偏安小朝等待衰落? 还是做朱元璋,注重研发创新和品牌建设,目光放长远,为未来投资,做可持续发展的“百年老店”? 答案明摆着。 华为的任正非早就回答了:创新虽然艰难,但它是唯一的生存之路,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不创新,还有活的机会吗? 为什么制药企业放着从前的好光景不过,必须图谋“研发创新”? 因为:环境变了!那种凭借政府关系、终端贿赂、做仿制药、投入打广告、跟风炒产品就能做大企业、赚大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当然,中国市场大、不均衡、机会多,还是有空子可钻,但五六千家药企钻空子,这种“拥挤”的竞争,也是要淘汰一大批路子不广、关系不硬的企业的。) 从2006年开始,针对医药领域存在的诸多痼疾,国家掀起连番政策风暴: 其一,压缩药品价格:发改委降价、招投标竞价、医保目录限价、差比价等等。 其二,规范药品品规:通用名和商品名管理、标签管理、一品双规、重新登记及再注册、新药重新定义、新《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来解决批文混乱,净化市场、严管产品准入证。 其三,对仿制药战术行为进行打压:反商业贿赂、处方管理办法、广告严管等,抬升市场准入门槛,规范市场营销From EMKT.com.cn行为。 制药业是政策依赖性极强的产业,上述政策的核心指向是一个:打击仿制药产品“超生游击队”,引导中国制药产业向“创造”和“创新”升级,引导制药企业向研发创新型药企转型,鼓励原创或首仿,鼓励价值型创造。 另外,受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化,传统的仿制药路线面对跨国公司复杂的专利保护壁垒,越来越困难; 也就是说,中国制药企业必须得创新: 财力雄厚、研发资源充沛、以大中型医院为目标市场的药企,有条件,好办事,可以做技术性创新,可以自主研发,也可以搞合作,买项目; 财力中等、信息追踪能力强、市场反应迅速、渠道推广体系庞大的药企,可以做仿创结合药和中药二次开发,利用快速反应机制和低价策略,切割市场,抢占地盘; 以第二、第三终端为目标市场,品牌传播、市场执行、终端管理强大的企业,应该侧重价值性创新,快捷有力,迅速消化产能量。 ![]()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