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彩电业群体突围靠市场 主持人:本报记者陈婷 特邀嘉宾:TCL集团总裁李东生
主持人:彩电业的价格战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了,很多人都有些厌倦了,但企业却乐此不疲,您认为它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李东生:按常理,中国彩电市场经过多年“博弈”,也应该出现良性、合理、有序的竞争态势,但近几年彩电价格战依然此起彼伏、连绵不绝,其深层次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彩电市场供需关系严重失衡。彩电价格是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目前国内有近百家彩电生产商,年产彩电4000万台,而国内有效需求只有3000万台,这些过剩彩电很大程度上是同质化产品的过剩,而同质化的彩电无法形成消费热点,彩电企业为了生存,降价似乎成了惟一选择。
其二:长期的价格战暴露了我们经济体制中的一些问题。表面上看,价格战是彩电供大于求、产品结构性等矛盾造成的,但讲得再深点,是企业的体制缺陷造成的。
彩电行业并没有形成正常的竞争退出机制。理论上说,价格竞争有利于产品创新和降低成本,有利于消费者,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优胜劣汰”,但“游戏规则”对目前多数彩电企业却失灵了。彩电厂家在很多地方是重点企业、税收大户,一个彩电企业往往肩负着支撑地方财政和解决就业问题的重任,即便是零利润或负利润的企业也不肯或不能退出市场,所以没有竞争力的企业老是退不出去,“该死的死不了,想活的活不好”,价格战也因此连绵不绝,“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主持人:价格战愈演愈烈,这会带来什么后果?
李东生:价格战到了以成本或低于成本价销售时,便会带来方方面面的不良后果。首先,它是一场无谓的资源消耗战。一个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是经过多年的经营和盈利积累下来的,如果一次次不顾成本地降价,必然导致企业严重亏损,无法偿还银行贷款,甚至无法生存,这样,企业的生存就岌岌可危。其次,恶性价格战导致大量的国有资产损失。毕竟,现有的近百家彩电企业绝大多数是国有企业,大家相互倾轧,以亏损换取市场,使企业资产减少。同时,本可以通过理性的资产重组让部分竞争力较弱的彩电企业并入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因价格战失去控制,大批企业倒闭直接导致大量的国有资产白白损失。企业利润的减少或丧失,也会使国家财政收入减少。据国家信息产业部上半年统计数据显示,主要彩电企业销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但利润却大幅下滑。再次,从长远看,恶性价格战,透支了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在新技术竞争中缺乏后劲,没有足够的资源去做研发工作。如果说,民族企业垮了,洋品牌是不会卖低价的。俄罗斯就是例子,彩电企业全垮了,只能花费大量的外汇,高价从国外购进。前几年中国的手机市场,手机价居高不下,就是因为没有民族品牌手机,现在,有了国产手机,洋品牌才降价让利。值得一提的是恶性价格战一样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只是较为隐蔽。表面上,消费者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捡了便宜。然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鱼目混珠,已经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长此下去,一个行业或产业的衰落将让消费者很快就尝到捡便宜的苦果:没有后续服务,昂贵的额外维修费;得不到更新的科技产品;企业倒闭带来的失业。
主持人:您怎样评价彩电企业峰会?
李东生:TCL是发起企业之一,峰会的目标很明确,一是要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推动中国彩电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高,以应付未来加入WTO的竞争;二是加强企业间在国际市场的协调与合作,以争取共同利益;三是试图为已经过度竞争的中国彩电市场协商订立某些规则,以避免恶性价格战。这是中国彩电企业首次完全没有政府行为的企业间主动自愿的协调合作。大家认识到,尽管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是永恒的主题,但由欧美和日韩经济发展的经验中看到, 行业内企业之间的有效协调(特别是本国的民族工业),对行业的整体发展是有利的,这次彩电企业峰会,表明中国企业正在走向成熟,试图探索建立企业之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新型竞合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中国彩电企业之间竞合关系的一次历史性突破,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主持人:有人批评彩电企业峰会是试图搞价格联盟,垄断市场,您怎么看?
李东生: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公正的,彩电企业峰会并没有搞彩电价格联盟。只是以协商的方式相互承诺,不以低于成本价格倾销产品,以尽量避免恶性价格战。成本价是根据当时的行业实际平均成本,大家讨论确认的,事实上,当时各企业大部分产品售价都在这个价格之上,但也有少数产品在赔本销售。提出最低成本限价,是试图避免低价倾销的恶性竞争加剧,峰会只是协商性组织,其行为是以自律自愿为基础的,对峰会成员只有信誉及道义的义务,并无实质约束力,对峰会以外成员特别是外资企业不可能有任何影响,更不可能垄断市场价格。在这个问题上,一些媒体的宣传是偏颇及失实的。长虹虽然没有参加彩电企业峰会,但明确表示乐见其成,并采取强硬措施制止某些商家蓄意低价倾销其产品。
主持人:您如何看待新一轮价格战和峰会的前途?
李东生:新一轮彩电价格战的爆发意味着峰会的解体,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可以用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来解释新一轮彩电降价,囚徒之一(某彩电企业)猜不透竞争对手心思,于是先下手为强,率先降低,以期抢先占领市场,使得在峰会期间,媒体不断爆炒一些品牌价格“跳水”的消息,尽管有关峰会成员企业一再否认参与商家的低价倾销活动,但无法令外界信服这只是商家的行为。其次,某些国家主管部门官员不负责任的言行是引发新一轮彩电价格大战的导火索。彩电企业峰会是中国企业希望建立新型企业竞合关系的有益尝试,尽管在做法上有许多不适当的地方,但它代表了民族工业建立积极协调合作关系的方向,应该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最具争议的峰会企业自律限价,避免恶性低价倾销的做法我认为并无违规,某些政府官员不应该根据媒体的报道对此公开批评指责,并近乎定性为市场垄断,损害消费者利益行为,使得中国彩电企业内外交困之下,价格战一发不可收拾。
主持人:如何从价格大战的怪圈中“突围”? 李东生:恶性价格战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中国彩电企业必须从价格大战的怪圈中“突围”。市场竞争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而价格仅仅是其中一种。企业更应该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经营模式创新等方面提高竞争力,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让失去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理性、有序地退出彩电市场,是“突围”价格战怪圈的重要方式。一是让这些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并入竞争力强的大企业,二是引导他们利用有限资源转产,进入新兴产业,避免将资源全部耗光。当然,这些有赖于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当然,彩电业群体突围主要得靠市场。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