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产业观察 > 图书出版市场的“寄生现象”

图书出版市场的“寄生现象”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7-03-08, 作者: 丁树雄, 访问人数: 1813


  原本不打算“清算”他们的,让投机者继续“偷金”,甚至让她们把沉积于箱底的“陈年古书”翻个遍,翻译或演绎成系列浅思维丛书,把老祖宗的东西稀释成“愚民的可乐”,让典型的新瓶装老旧酒堂而皇之地步入图书的正堂。原本不想往“给沉寂多年的中国古籍换新颜”的工程上泼冷水的,但是、、、、、、于是就有了这篇蜻蜓点水般评点图书寄生现象的点评了,不是针对某类人、某类书籍,而旨在唤醒国民特别是写手们思想的原创力、思维的创造力!

  对于中国近年来的图书出版物,纵横观之,不外乎存在以下的“寄生现象”:

  寄生一:吸食“古籍(小说)”、古今交错:被敲骨吸髓最多的通常是“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如《孙悟空是不是个好员工?》、《水煮XXX三国》,近来又弄出了《品某某三国》,还有《明朝某某那些事儿》,还有《论某某语》,最 近又炮制出要吃《某某子》的心得体会录,借尸还魂假借古代圣贤的眼睛(其实为己一孔之见)来看当今,扯虎皮做大旗盗用亵渎古代圣贤的话语来诠释时下(实则为一家之言)!,无聊乏味得很、一点创意都不讲,长此以往中国的国学教育还得靠靠某某某类人重新来一遍,如此说来,中国各级各类小、中、大学校的语文老师个个竟成了“国学的罪人”,成了国学哑巴!若不是,那是各级各类小、中、大学校的学生上语文课时干啥去了,个个竟成了聋子盲人。难道有必要换种形式再来为国民补课吗?请问中国各级各类的语文老师你们是怎么教学生的?

  寄生二:放大“现象”、演绎成书:如近年来“某某超级某某女声”响遍大江南北,虽然一代不如一代,但也在全民自娱自乐的文化风暴中赢得了一席之位,其成功必然与偶然交融,说其必然那是因为娱乐不分贵贱等级,有舞台有话筒就能舞一把,一不留神还能成为明星。说其偶然,那是因为它冒险地采用了斥巨资进行广告轰炸的宣传攻势,最终有惊无险,成功了。于是,《某某超级某某女声》成了典型了文化营销现象,该现象的操盘者竟有了不得不说的话,不得不写的文字,于是《某超级某女声》的书问世了!难道有必要将个别现象演绎成一本书吗?

  寄生三:依附“企业”、假公济私:只要被媒体聚焦暴光或关注的企业,这些企业可以是覆灭的,可以是正在倾颓,也可以是正盛,出书者可以是落井下石、也可以是治病救人、更可以是为企业炒作帮企业省大笔的广告宣传费。也可以是站在中立的角度,自我炒作。如《某某为真相》、《某某龙变局》、《再造某某尔、某某信》等等,此类企业能否成为百年企业、能否成为中国的企业标杆还很难说,但是出书者不论出于私怨还是私利却不忍心放过它们,大书特书,要么往死里写,要么捧上天堂好有朝一日掉下来摔死!难道光凭捕风捉影生拉硬扯出来的“企业传记”或图书真的有价值吗?要记住成功的企业个个不一样,失败的企业如出一辙,如此说来,还有必要写这么多企业传记吗?

  寄生四:啃企业家、捞金夺银:当某企业做大了,企业没什么好写的,企业家就成了靶子,也许通过文学的笔调并兼带写传奇的色彩来写,企业家就血肉丰满了,而且自身的企业也不再是苍白了,这往往是那些老记们的财路。一篇关于企业或企业主的文章只不过一个红包,倘若写成一本书,那获利就不菲了!而且出书容易,往往是企业老板自掏腰包出版,企业老板自掏腰包购进,而写手们稿费版税还有虚名全部独享。于是不难理解为何市面上如此多的《某某家传奇》,难道这种无中生有、小说+评传的书籍真的有必要在市面上看到吗?

  寄生五:寓言故事、翻版加工:近年来,很多编辑写手很爱从古今中外的寓言故事中摘录两三则或“拼装”或“嫁接”,如什么《小故事大道理》、《管理的100则小故事》、《某某寓言与求职》等等,借题发挥、张冠李戴、囫囵吞枣、生拉硬扯的东西竟成了图书,难道这不是对读者的绝妙讽刺?

  寄生六:寄生的寄生:当某某书盛行时,就会出现许多攀风附雅的图书,如当《蓝海战略》畅销时,很快就会出现《超越某某蓝海战略》、《如何找到一片蓝海》等等的跟屁虫图书,难道拾人牙慧的图书还真的有市场?

  当然,图书市场的寄生现象还决不止上述这些!我敢断言,若拿掉上述六类寄生图书,中国的图书市场肯定不会有那么多“虚旺之火”,读者们的眼睛不会如此之累!

  笔者泛泛罗列上述“寄生”现象,目的在于呼吁还图书市场一片净土,还著书立说者的良心道义,让图书真正成为读者们的良师益友!

  今后,肯定还会存在各种图书寄生现象,在此,我只想告诫那些“闭门造车者”、“江郎才尽者”、“投机取巧者”、“出书上瘾者”、“玩弄文字游戏者”、“沽名钓誉者”、“狂吃老祖宗血本者”、“寄生攀附者”、“无真知灼见者”等等行行好、收收手、远离图书出版市场!也许这样他们就等于为中国的图书出版积了善德!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xbtx007@12.com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3篇)
*出版社图书馆营销研究 (2005-04-3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苏醒)
*出版业营销,怎样提升品质? (2004-11-0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范明刚)
*传统出版营销面对数字化挑战 (2002-08-0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王汝林)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4-19 05: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