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发展透视 > 戴尔公司能重塑辉煌吗?

戴尔公司能重塑辉煌吗?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6-12-19, 作者: 秦合舫, 访问人数: 3185


  麻烦缠身

   戴尔的麻烦其实在2005年就已经显示出了征兆,2005年第二、三季度,戴尔公司连续两个季度没有实现业绩预期,在亚洲市场的形势似乎更糟糕,据IDC数据显示,2005年第三季度,戴尔在亚洲市场(日本除外)的份额下降了一个百分点,降至7.8%。美国知名财经杂志《巴伦周刊》在05年11月7日一期中撰文指出,PC巨头戴尔的好日子已经成为过去。“戴尔的销售收入增长幅度已经连续7个季度下降了。”戴尔公司股票在纳斯达克股市下跌了6.6%,从31.88美元报收于28.76美元。“如果戴尔的收入不能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戴尔继续无法达到盈利目标,现在是时候承认戴尔的顶峰时期已经成为过去。无独有偶,美国《商业周刊》也刊文认为,目前糟糕的财务表现表明,戴尔全力赶超竞争对手的日子已经结束,并可能失去PC业界的领导地位。

   这一预言2006年在戴尔身上得到了应验,但是无论外界还是戴尔自身,都没有想到2006年对于戴尔来说会如此麻烦缠身。连续几个季度业绩没有达到预期,利润大幅度滑坡,股价下跌,电池事件、订单事件、高管跳槽事件接踵而至,并在三季度把保持了三年多的PC王座重新让给了宿敌惠普。

尽管数据统计上的差别非常小,几乎是持平,但是对于几年来一直高歌猛进、立志要在2008年实际800亿美元销售收入的戴尔来说,却是一个非常强烈刺激的信号,给人感觉那个令全世界为之侧目、为之倾倒的戴尔似乎已经渐行渐远,而代之以一个惊惶失措、麻烦缠身的戴尔。

  但是这几年戴尔以新经济代表的荣耀,一直是全球公司学习的榜样,它的直销模式似乎应该是代表了信息产业最先进的生产力,是无数商学院课堂和咨询顾问膜拜的样板,人们还很难接受戴尔进入了发展困境的现实。此前,在戴尔疯狂扩张的锋芒之下,导致了曾经的世界头号电脑厂商康柏和惠普的合并,以及整合效果不佳情况下CEO菲奥瑞娜的下台,也导致中国的头号电脑厂商联想不得不放弃多元化,专注PC业务,以及和IBM PC业务的合并。三季度惠普反超戴尔的事实已经可以让人们确信,给其他公司制造了无数麻烦的戴尔,自己也深陷麻烦之中。戴尔进入了战略转折点,而是否能够挺过去还是一个不确定的未知。

  产业变局

  这里面固然有惠普新CEO赫德接手惠普之后重振PC业务以及联想在全球大幅度降价求生存的影响,但是更根本的原因在于戴尔自身,在于产业结构,昔日让戴尔如鱼得水的电脑产业已经悄然变脸,面目全非。

  其实,在戴尔如日中天气势如虹的时刻,不利于戴尔的因素也在慢慢积累。

  首先是PC行业一些竞争变量之间的变化逐渐显示出不利于戴尔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体现在英特尔的麻烦,当英特尔无法继续沿着摩尔定律的轨迹高速增长的时候,戴尔的第一客户优势、时间差优势都很大程度的受到了消解。由于这种优势的消解,戴尔的价格屠刀就不再锋利,而直销固有的劣势则日渐突出。

  对于另一个微处理器制造商AMD的崛起,戴尔做为最后一个倒戈的主要品牌电脑制造商,固然有它的理由,因为做为英特尔芯片的最大消费者,戴尔享受了最大的价格折扣,更重要的是,和单一的、具有品牌效应的核心芯片厂商之间的联盟,最有利于戴尔模式的发挥,所以戴尔不希望打破原有供需体系;而惠普相对来说有比较好的高科技品牌形象,但在英特尔的强光之下黯然失色,如果顺势借AMD之力遮住英特尔的品牌光芒,则在和戴尔竞争中的优势可以相对明晰和突显。这是为什么戴尔和其他厂商相比在对AMD的支持上采取了不同态度的原因。但是当AMD的进入已经难易阻挡之时,戴尔做了被动的选择,却失去了先机。

  笔记本电脑对台式机的替代对戴尔也是一个不利因素,在台式机时代,分布全球的几大装配中心是支撑戴尔模式的核心环节,而笔记本电脑供应,戴尔则和其他电脑商一样需要借助代工,前端的优势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

  戴尔直销一个很重要的竞争优势就是库存小,戴尔经过不断的效率提升,可以做到只维持3天的库存,而联想经过长期的优化,也只能缩短到20多天的库存,这20多天的存量,资金成本倒是没有多少,但是在以天为降价周期的PC行业,却足以产生几个点的价格优势,但随着摩尔定律的减慢,PC降价的周期也在延长,戴尔的库存优势固然仍然存在,但形成的价格优势却在缩小。比如在零售市场,戴尔实际上是以“价格换时间”,以价格优势让用户甘愿忍受几天的等待,随着PC整体价格的下移,消费者心目中“价格”和“时间”的换算也在悄悄变化,试想,你可能愿意为了一个1万元的产品价格上的节省等待一个星期,但是对于2千元、1千元是否还有必要去等待,就要另当别论。再比如随着戴尔规模的扩展,采购成本上的“规模效应”正在减弱,而管理成本上的“规模不经济”因素却会不断攀升。这些因素之间的此消彼长,使得戴尔的竞争优势相应的被消解。

  而在消费端,PC业在多年的标准化之后,开始了从标准化产品向非标准化产品的回归。戴尔的业务模式非常需要产品的标准化,而戴尔所谓的“个性化”只是标准化配件的不同组合。如果消费者看重产品的非标准化、个性化、感观化,戴尔的直销威力就会大打折扣。从消费的发展规律看,标准化到极至就会向非标准化发展,非标准到一定程度又会集中到标准化,这有点像中国历史的“分久毕合,合久毕分”。随着PC的性能更强大,价格的进一步降低,标准化的PC终端将逐渐让位于加入丰富工业设计元素的时尚信息终端,在这种趋势下,戴尔适应于标准化产品的价值链就会变得力有不逮,而这正是反戴尔阵营厂商的机会所在。

  同时,对付戴尔直销的套路经过大量企业失败教训的积累,正在逐渐完善。戴尔的直销取得行业优势地位之后,康柏、IBM等企业都试图仿效,却以失败告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两种渠道之间的冲突。但随着戴尔销售模式的肆虐,传统的渠道商也逐渐认识到如果不和厂商合作,形成合理的分工,大家只能一起完蛋,所以一种大客户依靠厂商直销、小客户和零售客户依靠渠道走货的格局逐渐浮现,比戴尔单纯的直销形成一种更合理的销售体系,反倒是戴尔端着直销的架子无法做出更灵活的调整。

   另外一个重大变化是IT行业的鼻祖IBM从防守转入进攻,在经过了上个世纪80年代的沉没、90年代的复苏之后,进入新世纪已经IT服务市场占稳脚跟的IBM开始了重塑产业生态的努力,和6、70年代独霸江湖不同,这次的IBM选择了通过建立广泛的产业联盟做为主要的战略措施。在向微软、英特尔、戴尔进攻的公司背后,都可以看到IBM的推手。某种程度上,可以说IBM是IT产业动荡的策源地。联想在IBM的大战略布局中,也扮演了一个打手的角色。


1 2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9篇)
*再遭“诚信门” 戴尔不要成为安然第二 (2007-08-2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未然)
*面临“万人集体诉讼” 戴尔准备好了吗? (2007-08-1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未然)
*戴尔:打开直销的镣铐? (2006-11-0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爱成、王逸凡)
*戴尔如何提高电话营销的价值 (2006-11-0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闫智翔)
*戴尔怎么了? (2006-08-1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秦合舫)
*戴尔:直销还能走多远? (2006-08-11, 《中外管理》2006年第八期,作者:徐海燕)
*戴尔,摆脱困境靠什么? (2006-07-2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德良)
*戴尔直销模式面临转型困境 (2006-07-1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邓勇兵)
*联想与戴尔——全球化的竞争格局与定位 (2006-01-0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吴洪刚)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5-03 05: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