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品牌经纬 > 保护好你的脸--从品牌的换标事件说起

保护好你的脸--从品牌的换标事件说起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6-06-07, 作者: 付邦安, 访问人数: 6379


  2006年3月28日,中国联通进行了品牌换标,从字体的排列、图形的颜色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突出了中国联通的创新、时尚,给中国联通品牌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

  2006年4月18日,长虹在京召开新品牌形象发布会,对外发布“快乐创造C生活”新品牌形象,同时还宣布,公司将聘请影视红人徐静蕾为形象代言人。

  2006年5月8日,华为公司对外宣布,正式推出新企业标识。新标识沿用了原有的红色,图案则改为花瓣形状,并加入了光影元素。

  华为更改标识和快速增长的业绩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目前我国电信企业中发展最快的企业之一,华为的国际化步伐一直备受关注。华为此次换标,标志着华为的国际化、职业化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纵观06年各大品牌的换标,我们已感觉不到惊奇,因为在此之前,可口可乐、联想、腾讯等知名品牌也刚刚经历换标事件。国内外知名品牌换标已经成为了发展的一种趋势,大品牌换标体现的是一种品牌的提升和升华,走向更高、更远、更快的发展之路。那么,这种大品牌的换标给我们国内的中小企业及大型企业什么样的启示呢?有没有从中学习到一些品牌保护的意识?应该怎样更好的经营自己的品牌?

  一个企业从成立之初,就有了自己的标志,标志是企业的名片,是企业的一张脸。一个品牌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标志的传播,标志是品牌的视觉展现,标志是品牌的符号。既然标志这么重要,我们在做企业,在做品牌建立的时候,应该重视标志的作用。把标志的设计和推广做到“用心良苦”,时刻记着:标志就是我们品牌的一张脸,只有我们的脸漂亮了,才能受到大家的欢迎。不注意细节,不修边幅的话,最终就会被遗忘、淘汰。

  换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加健康的发展,让企业走向更加宽广的道路。那么换标是不是百分百成功,消费者是否还热衷于品牌?换标能否起到关键的一跳?实现良好的企业运转。

  换标三部曲

  企业在进行VI导入的时候,对于企业自己内部的产品状况、人员状况、文化状况、历史状况等都要进行充分的了解。对于企业外部的市场竞争、行业特点、消费者心理等状况做到充分了解,然后进行整体的研究和测试。最终定下VI的设计风格。

  企业换标肯定是有自己的道理,无论怎样的原因,换标毕竟是一个品牌、一个企业的大事记,所以换标一般要经过以下三步。

  第一: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是我们营销的基本工作,同时也是换标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品牌的标志需要不需要换,换成什么样子的,这些都需要经过市场调研后来进行分析。可口可乐为了适应中国市场,根据英文的标志设计了现在的中文标志。不仅如此,可口可乐的宣传形式,广告风格等也随着“中国化”了。在此之前,可口可乐经过市场调研得出,中国人的消费者喜欢什么样的品牌价值,喜欢什么样的品牌形象。这就是典型的“到什么山,唱什么歌”。适应市场环境是企业的必然之路。

  国际品牌换标也是同样如此,老的标识不能适应和满足发展的需要,让消费者感受不到品牌价值的提升和品牌感应,所以,经过品牌形象的改造来引起和提高消费者的关注,并由此形成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柯达的换标就是典型例子,柯达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品牌标识经过六次的改动,根本原因是为了“适者生存”。2006年1月,柯达在京宣布了新的企业标识。新标识将KODAK的公司名称从传统的“黄盒子”中取出,去掉了从1971年沿用至今的黄色方框和“K”图形。柯达表示:“新标识体现了柯达向多元化品牌形象转变的最新发展,也反映了柯达已经成为跨多种行业的数码影像领导者。”柯达品牌一直是传统胶卷的领军品牌,可是随着数码时代的发展,柯达逐渐感觉到了自己品牌的落伍。消费者也是难以改变对柯达品牌的认识。为了能够重新振作自己在影像行业的地位,必须进军数码影像行业。标识的改变也跳出了原来的行业形象,用简洁的英文字母替换黄色方框。新的标识注入了新的含义,企业的发展也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消费者也看到了新的希望。

  在换标之前,企业应该进行全面的市场调查工作,找出旧标的不足,把握准换标的真正原因,定位好换标的目的。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和目标客户的认知来规划和设计新标识。  


1 2 3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2篇)
*星巴克换标的背后! (2011-02-0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孙鹏、杨江涛)
*传播效果提升3倍--谈伊利换标 (2010-12-2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舒国华)
*换标赶集? (2007-08-0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光义)
*换“脸”容易换“心”难 (2006-09-2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乔远生)
*换标:广而告之能否成就企业战略转型? (2006-07-2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戴鑫、张慧彬、汪佩伟、林婉珺)
*品牌换标,醉翁之意不在酒 (2006-05-1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梅江)
*联通换标的符号意义与营销挑战 (2006-04-0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肖明超)
*从柯达换标谈品牌的老化和再造 (2006-02-1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梅江)
*脸随心变--IBM更换标识给中国企业的启示 (2004-09-2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翁向东)
*2003年国内企业掀起换标潮 品牌进化是动力 (2004-01-05, 经济观察报,作者:王方剑)
*企业换标不是儿戏 (2003-09-0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沈闻涧)
*企业 要不要换标志? (2001-04-27, 《羊城晚报》,作者:乔远生)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4-20 05: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