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产业观察 > 受外资冲击中国家电产业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受外资冲击中国家电产业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5-12-30, 作者: 罗清启, 访问人数: 3821


  产业利润的整体性下降以及品牌数量的急剧减少都已证明中国家电产业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中国家电二十年成长过程的大部分时间是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环境中去提高自己的制造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更多是跨国企业低端技术刻意的转移。在中国市场的需求被快速喂饱的时候,中国市场的栅栏也逐渐打开,在经过短暂的出口狂欢之后,我们的产业已经感受到跨国竞争的巨大压力。

  毫无疑问,家电产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增速会放缓,原因有两个,一是家门口的牧草正在被外来的牛群吞噬,中国企业的本土生存空间受到巨大的挤压,目前中国家电产业整体利润下滑就是一个见证;在对外出口方面,即使是OEM(贴牌生产)的出口量也会减少,因为在中国投资的外资企业可以从自己的中国制造基地出口,此外,其他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在用更低的政策和更低价格的生产要素环境吸引外资,随着中国生产要素价格逐步上升,中国家电业巨大的组装能力将受到威胁。

  中国家电企业群体性的由赢转亏实际上证明了我们企业面对国际竞争能力的脆弱,原来的竞争力来自于环境,来自于低价格的生产要素环境,当跨国公司携带自己的新技术以及组织协调能力来到中国,并与中国的产业环境结合的时候,中国家电产业的国际竞争才真正开始,跨国竞争力培养的必然过程就是全球化,海尔全球化战略获得来自于自己的全球化实践,而这种全球化战略的启蒙意义却惠及行业。

  中国家电的国际化阶段是最近五年内的事情,其实这种国际化的模式是中央厨房式的外卖模式,那就是在家里(中国的基地)按照国际质量技术等诸多标准,把别人的要求制造成产品然后出口出去。这个阶段对一个产业的成长来说是必要的,但这不是永远的生活方式,因为我们的生存环境已经恶化而我们家电企业的单体能力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依靠企业自身的竞争力而不是环境竞争力成为企业的共识。

  任何一个单体的国别市场都不可能锻造出跨国企业,即使是国际化水平最高的一个国家的市场,他其中国际化程度再高的企业都不是跨国企业。与全球化应对的是跨国企业,跨国企业的实质是一个国家在全球市场上组合资源的一种个性化机制,我们看到,中国市场的国际化水平在提高,但是,中国家电企业的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却非常缓慢,发展环境的变化要求我们改变发展道路。支撑一个跨国公司的本质元素是跨国公司的组织能力,以及它所拥有的技术创新能力。

  跨越国界的市场空间是提升组织管理能力的最好途径,这就是中国企业为什么要推进全球化的主因。企业组织的存在主要协调三种东西: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动,与全球市场对应的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动都会产生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应,都会极大地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这就是全球化组织能力带给企业的优势。组织能力是企业成长必须的关键营养,设想一下中,国家电产业的竞争对手都具备了全球的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优势,而中国的家电企业没有这些优势,你只在中国市场上去提高能力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中国的家电市场正在被全球化,主要的表现是跨国企业把中国市场作为他们全球市场的一个节点粘贴到了他们的全球性网络版图上,我们看到,即使中国家电企业组织协调能力以及技术创新能力在中国市场的水平远远高出任何一个跨国公司,但是也很难在中国市场上获胜,原因是我们的企业没有全球性的组织躯体,我们在企业的任何经营节点上都没有全球性的规模与范围优势。

  全球跨国企业的成长路径是横向合并、纵向一体化、海外扩张和多元经营,前两个阶段中国的家电企业一直在中国市场上操作,但是局限在中国市场上的任何横向和纵向的一体化只是中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小范围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而已,这并没有真正锻炼中国家电企业的组织能力,而只有海外扩张和在海外扩张基础上多元化经营才能真正锻炼中国企业的组织能力,而在全球竞争的环境中如果没有全球范围的组织能力,这样的企业将没有参加全球竞争的机会。

  技术创新能力是保证企业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条件,中国家电企业技术创新的压力来自国际化的竞争对手、用户的需求,国籍差别用户的需求是塑造企业创新能力的客观条件,它将打开组织创新的全球视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此外,全球企业间技术创新竞争背后是对全球技术创新资源的竞争,如果中国的企业不走出去,那么我们永远都不会与全球优质的技术创新资源沾边。

  基于中国企业面临的恶劣竞争环境我们看到,做在家里向全球供饭的模式是不行的,我们必须把自己的“经营之锅”搬到全球任何需要我们产品的地方去给用户直接做饭。这个过程不是轻松的、幻化的西游记,将有更多的磨难等着我们的企业,取到真经或者死在路上。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0532-85953987,电子邮件: brandl@sin.com




关于作者:
罗清启 罗清启:现为帕勒咨询资深董事,并兼任多家跨国家电企业的中国营销顾问。联系电话:0532-85897296,电子邮件:luoqingqi@126.com
查看罗清启详细介绍  浏览罗清启所有文章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4篇)
*外资为什么热衷入股中国家电? (2007-08-2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志起)
*渠道二次革命引发家电产业链振荡 (2005-04-1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邬涛)
*品牌缺失:第四大家电产业圈的软肋 (2004-07-0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叶秉喜)
*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的十大走向 (2002-03-2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罗清启)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3-28 05: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