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精神领袖的价值 谈到杰克·韦尔奇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谈论他作为GE领导人阶段的丰功伟绩,更直接的是表现在韦尔奇阶段GE 较为稳定的业绩增长方面。但我们不可否认,韦尔奇在作为一个成功的CEO的同时,同样也是GE的众多的精神领袖最杰出的一个。 不可置否,在中国同样存在着精神领袖。成吉思汗、毛泽东等都该算精神领袖。在中国的企业界也有精神领袖在活跃着,其中最显著的人物当属海尔的CEO张瑞敏。张瑞敏从把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发展到如今享誉业界的巨人,从管理的实践者到小球斜坡理论的出炉,张瑞敏本人随着海尔蛋糕的做大也成了海尔不折不扣的精神领袖。正如外界所传,是张瑞敏缔造了海尔神话。 作为企业舵手的精神领袖有着其特殊的作用。这使我想起了一个友人给我讲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当年友人自己本来有份很好的职业,收入不菲,后来加入了现在的这个企业,而在当时所谓的企业连友人在内只有3个人。由于友人和另外一人为发起人在某些方面的风范和能力所折服,因此他们一起走过了创业中最艰难的5年,5年中友人没有拿过一分钱薪水。他说总有股难以言状的力量在支撑着自己团结在这个创业团队中,尽管当时众亲友竭力反对。友人说那也许就是现今董事长的人格魅力吧,每每被他的精神所感染,就这样风雨同舟挺过来了。 人格魅力,这正是精神领袖的一种价值指向!很多场景往往可以听闻这样的话语:我以人格担保。可见人格的确是有魅力可言的,人格魅力客观存在的,往往会说服和打动别人接纳你的观点,经过有效沟通达到目的;而人格无魅力或者魅力孱弱的,往往是合理请求也会遭到拒绝。 精神领袖同样也存在着这个问题,因为精神领袖往往都是极具人格魅力的人,如成吉思汗以及我们伟大的毛主席,他们的人格魅力至今人气不灭。我们假设一下,上述二人获得重生的话,一定仍然可以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并获得成功,因为他们同是成功的精神领袖。 所以说,成为精神领袖的第一点要求必须要有人格魅力,而构成人格魅力有以下大致几个要素:个人包装、修养、能力。个人包装使得企业的舵手们成为公众之星,其在公众的影响往往会促生他在所领导团队的话语权,这和以往所认为的“先安内而后攘外”有所区别;如今的商业氛围使得草莽英雄失去了生存空间,而具有良好素质修养的精神领袖却仿佛有散发不尽的迷人魅力,甚至会使人包容他的一些失误或过错;个人的能力是精神领袖较为重要的法宝,往往再纷繁的事件经精神领袖绸缪、思量后总会迎刃而解,这种缜密的思维所带来的行为力度和深度,使得精神领袖往往高高在上,于是关于精神领袖总会有些趋于神话的小故事,并随处在阐释“人定胜天”的道理。 精神领袖通过人格魅力往往会迅速的集结兵力,成立无坚不摧的创业团队,由此可见,精神领袖同样也是极富凝聚力的活动组织者。这种活动可以是消灭对手,组建新公司,甚至建立政权。当然,这里的精神领袖跟以色列的托马斯精神领袖是有区别的,前者是颠覆秩序的扰乱份子,而后者则是开辟新天地的组织者。而凝聚力作为号召组织的第一要素却是二者的共性。 “得人心者得天下”。在商业社会同样如此,一切商业行为的顺利实施都需要一支极富战斗力的团队,在这个团队由于有凝聚力支撑,加上成员对作为领头羊的精神领袖的行为方式的高度认可和理解,往往不需要长时间的沟通便可以很好的执行其意图。因为成员们总是以精神领袖为荣,便会关心他的一切举措,从而使得成员更加了解他的行为特征背后所蕴藏的含义。 精神领袖的凝聚力有时也是一种可怕的力量,它甚至会摧毁整个公司。由于内部的高度团结,如果这个时候由精神领袖提出的某些战略存在重大失误也往往会顺利通过,所以我们提倡凝聚力,但不主张精神领袖的力量凌驾于一切之上,公司需要有相应的监管机制。 公司间存在的腐败多数由凝聚力滋生,此时的公司弥漫的是可怕的“一团和气”,即使是可以把公司推向断头台的决策也不存在反调。牟其中就是这种极端精神领袖的典型,南德“大放卫星”时而内部却喝彩声连绵不断,最终将南德消灭的是来自于牟其中的扭曲的精神领袖力量。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