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发展透视 > 联想的争议

联想的争议


经济观察报, 2004-02-16, 作者: 方军, 访问人数: 2868


  任何主要行业中的主要企业都有着象征性意义。在过去二十年间,信息技术产业在全球和中国都是主要产业,创建于1984年的联想集团和它的创始人柳传志是中国IT业的标志。一方面,与许多著名大企业一样,联想被视为可能成为全球性公司的中国领先企业之一,联想和柳传志被当作获得世界认同和分享全球化的象征;另一方面,它的战略选择和管理方法被许多企业视为榜样,或者也可以说,联想遇到的问题与困境,是许多类似行业中的中国企业同样经历着的。

  自2001年4月,联想集团一分为二以来,由于PC行业的调整,曾经长期高速增长的联想进入长达两年的“胶着”状态,未来图景不甚明朗。相比而言,同期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在另一主要行业家电业中,TCL集团完成令人震惊的跨国收购,人们普遍认为李东生在缔造全球性公司和品牌上已一路领先;通信制造业的华为公司也继续进行早已设定的技术战略,成为思科等国际通信制造公司在中国与全球令人敬畏的竞争对手。

  正因为如此,自2004年1月中旬以来,王育琨一篇以联想与索尼作比较的文章引发了热烈的观念争论,王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咨询研究员、世界银行顾问,现为职业经理人。各方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两点:第一,现在该如何评价联想自1996年开始的强调贸易的“贸工技”路线选择,是不是应该重新回到它的第一个十年所强调的“技工贸”路线?第二,联想的竞争优势是什么?在即将开始第三个十年时,它应该作出什么样的战略抉择?

  “为什么三年没有足够做好,为什么联想失去了激情,失去了如狼似虎的野心?”联想集团总裁杨元庆在最近一封给联想全体员工的“动员信”措辞强烈。2004年,杨元庆执掌联想集团后第一个三年规划将结束,他称,在新的三年规划中,联想的模式将会发生调整和变革。

  任何一家成功企业都是领导者在关键时刻作出的战略抉择的产物。在关键时刻的三个战略抉择塑造了现在的联想:第一个重大战略选择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自主研发联想汉卡和国外计算机产品代理成功之后,联想转向了个人电脑制造。进入个人电脑制造决定了联想集团后来的成功。联想在品牌上的投入造就了联想PC的成功,后者又反过来强化品牌,联想进入越来越强的正循环。至1995年中国PC产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联想集团在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中排名第56位,负责个人电脑业务的杨元庆成为联想的关键力量。

  第二个重大战略选择是,1994年-1995年间,联想集团逐渐缩减过去包括程控交换机、打印机等方向繁多的技术研发,在经历了两年的以贸易为重点的发展之后,1996年柳传志正式提出联想的发展模式由“技工贸”转向“贸工技”。历史证明,这一选择强化了联想在个人电脑相关业务上的成功,但是,从提出伊始,它就因与中国企业长期以来至少在口头上追求“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优势”的情结而备受争议。

  在最近的文章中,王育琨认为这是“一次投机”,他引述日本索尼公司的例子,在创业阶段中,索尼坚持研发“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1961年开始的研发使公司背负巨大的亏损,但后来这一产品被视为公司最有价值的资产之一。他的讨论提出的问题是这样一个假设,历史地看,如果联想坚持程控交换机的研发,进行曾经提上议程的ASICS专用芯片的研发,联想会是怎样?反对这种假设观点的主要理由是,不能脱离历史环境进行假设。

  但是,不管怎么样,联想集团后来又对技术研发策略进行调整,它开始重新强调研发。联想研究院院长、联想高级副总裁贺志强以这样的“四段论”总结联想的技术历程:第一阶段(1984年-1989年),联想依靠倪光南研制的汉卡在市场上立住了脚,挖到了第一桶金;第二阶段(1990年-1994年),联想研发“四面开花”,研发方向很多,有程控交换机、打印机、主板等等;第三阶段(1995年~1998年),所有研发人员都下放到事业部,事业部有各自的研发中心,公司级的研发几乎处于真空状态,联想在PC的产品技术研发上取得了一定成绩;第四阶段(1999年至今)联想逐渐建立起由联想研究院领衔的二级研发体系,开始从产品技术研发向前瞻性技术研发迈进。2002年8月底,联想成功制造了中国第一台万亿次计算机“深腾1800”。

  “一个老得不能再老的题目,引发了新得不能再新的思考。”IT业知名分析人士姜奇平这样评价关于“贸工技”的争论,他的出发点是宏观视角。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了1000美元,这被评价为“中国经济重要的里程碑”。从宏观政策层面,信息技术产业的目标被从“大国”修改为“强国”。他说:“信息产业大国的底色是‘贸工技’,信息产业强国的底色将是‘技工贸’。”

  知名战略专家姜汝祥则试图从比较积极的角度评价联想“贸工技”的选择。他说,这个选择不仅抓住了历史机遇,从做企业的角度来讲,这也是联想伟大的地方,因为联想把它的发展定位在人的能力发展上。联想的职业化水平和员工的素质应该说是中国一流的,这构成了联想最大的优势。

  决定联想命运的第三个战略选择发生在2001年,联想按自有品牌和分销代理两大核心业务分拆为新的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集团。分拆后,柳传志担任母公司联想控股的董事长,杨元庆和郭为分别担任分拆后两个集团的总裁,此次分拆被普遍认为是柳传志为解决接班人问题作出的精明选择。


1 2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3篇)
*联想放拆3年之后--访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 (2004-03-15, 经济观察报,作者:王方剑)
*“联想新政”给人什么联想? (2004-03-1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何志毛、张会亭、石章强)
*联想失去战略判断力了吗? (2004-03-12, 《环球企业家》
*联想回归PC 谁为谁让路? (2004-03-11, 经济观察报,作者:林木)
*联想回归PC业务 杨元庆称是营收和利润的源泉 (2004-03-01, 经济观察报,作者:林木)
*联想的出路:重拾创业精神 (2004-02-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尹生)
*新闻调查:联想的争议 老题目引发了新思考 (2004-02-09, 经济观察报,作者:方军)
*大联想的疑惑 (2003-09-0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胜)
*联想涅磐 (2003-06-2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杨有忠)
*没有理想的企业长不成巨人--从长城与联想的差距看中国企业的战略迷失 (2003-05-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姜汝祥)
*“后联想时代”之惑 (2003-04-0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鑫)
*联想缘何被困? (2002-06-26, 《智囊》,作者:阿韬)
*丢与不丢的联想 (2000-06-30, 《销售与市场》1998年第六期,作者:曲珊珊)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4-19 05:09:45